Page 40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7期
P. 40

SJDDJYB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移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切实护住了附近百姓的                            在内蒙古荒漠中,种一棵树育苗要三年,
                         农田、草原和重要领域” ,王双喜感慨地说,“到                     养护还得三年。李布和感慨道,“栽树就像养
                         今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绿色传承下去,要以                       小孩一样,不能光栽树,栽完还得打沙障、打
                         全新的姿态跑好这一接力棒。”                              井、接滴灌、精心维护看管。”
                                                                         十多年来,李布和兄弟克服重重困难,在
                         李布和:
                                                                     银肯塔拉累计投入资金达 1 亿元,完成人工造
                                  为了沙窝窝里那片“和谐的草原”
                                                                     林、设置沙柳立式沙障 4.7 万亩,让银肯塔拉
                             银肯塔拉,蒙古语意为“和谐的草原”,然而                    重现绿洲。
                         这里却是南北近 20 公里宽的沙海。达拉特旗                          2011 年,李布和借势将银肯塔拉打造成
                         展旦召苏木的李布和从小生活在这里,曾经黄                        了一个集沙漠生态文化、草原文化为一体的国
                         沙漫天、沙逼人退的日子让他终生难忘。                          家 4A 级生态旅游区,成为达拉特旗旅游资源
                             2006 年,在城里做基建赚了钱的李布和回                   开发的代表工程。2018 年,银肯塔拉游客达
                         到了阔别 10 多年的家乡,和哥哥、弟弟承包下                     20 万人次。
                         银肯塔拉 7 万亩明沙,开始了漫长的植树治沙                          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布和的女儿李方从香
                         路。当时,朋友们都说他是个“疯子”,但李布和                      港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乡,与父辈们
                         说,“我不在意,因为他们没吃过沙子的苦,不知                      一起投入到治沙事业中。如今 26 岁的她已是
                         道对于住在沙窝子里的人来说,草和树有多么                        景区的管理者。“我之前不太明白父亲回来治
                         重要。”                                        沙的决定,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理解他,也越
                             最初,李布和看到 7 万亩明沙时也觉得难,                   来越支持他。”在这片沙漠上,李布和的愿景正
                         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请教过一些治沙专家后,                        在实现:我们不仅要让沙漠绿起来,美起来,更
                         李布和兄弟确定了治沙基调:南围北挡,切片治                       要让它造福一方百姓。
                         理,以点带面。治沙初期,先在沙漠周围种植锁
                                                                     白音道尔计:
                         边林,防止沙漠扩大,然后在相对适宜绿化的区
                                                                                 把钱存在草场里
                         域开展生态治理。同时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
                         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治沙办法,在草原                          7 月的库布其沙漠中心地段骄阳似火,独
                         和沙漠结合区域种植本土乔木杨树、柳树等;在                       贵塔拉镇沙日召嘎查 63 岁的牧民白音道尔计
                         适宜种植灌木的区域种植杨柴、柠条、沙柳、沙棘                      隔三岔五就会来到由沙柳、杨柴、甘草等沙生
                         等灌木;在水分条件较差的区域用平茬的沙柳                        植物组成的“绿地”巡视一圈儿。“这么多年
                         枝固沙后播种沙蒿等草籽。                                惯了,几天不看一眼,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白音道尔计笑着说。
                                                                         走进白音道尔计的“绿地”,你会发现一条
                                                                     围栏分割出两个世界,围栏外,大漠苍苍,黄沙
                                                                     舞袖;围栏内,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已经形成
                                                                     了一个自然“小生态”区。这是白音道尔计用
                                                                     三十年的辛劳把黄沙染绿的成果,他守住了曾
                                                                     经要被风沙掩埋的家园。
                                                                         和每个库布其人一样,白音道尔计也有着
                                                                     关于沙漠的苦涩记忆。上世纪 80 年代,在粮
                                                                     食部门工作的白音道尔计每每休假回家,都忍
                                                                     不住唉声叹气,除了沙子的黄和天空的蓝,这
                                                                     里毫无绿色的生机。“大风来时,沙漠里昏天
                                            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七星湖景区           暗地,放羊也得跑三公里外的沙漠边缘去,太
             38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