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1期
P. 58

文化彩虹 /    文化长廊


                    乌兰牧骑: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高  平
            乌    兰牧骑,蒙语原意                                                               作用。1979 年开始,乌兰
                 为“红色的嫩芽”,
                                                                                        牧骑走出国门,先后在欧
            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                                                                  美及亚洲各国访问演出,
            轻骑兵”。60 年来,乌兰                                                               广受欢迎。
            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                                                                      如今,草原上的乌兰
            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                                                                 牧骑队伍已发展到 75 支
            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                                                                 3000 多名队员。在 60 年
           (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                                                                的演出实践中,乌兰牧骑
            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                                                                 创作演出了数万个文艺节
            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目,其中就有曾多次在全
                20 世纪 50 年代,内                                                           国获奖的《顶碗舞》《筷子
            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                                                                 舞》《鄂尔多斯婚礼》《腾
            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                                                                 飞的骏马》《美丽的草原我
            精神生活十分匮乏。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决定组织建立                           的家》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鲜明
            一支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                          的时代精神、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体现了人民
            型综合文化工作队,深入牧区开展文艺宣传工作,丰富                           群众的思想感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也锻炼
            农牧民文化生活。就这样,1957 年 6 月 17 日,第一支乌                   和造就了一批造诣很高的文艺人才,如德德玛、拉苏荣、
            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                                金花、牧兰等在内蒙古甚至全国家喻户晓的优秀人民艺
                乌力陶克陶、翁格日勒、桑杰多吉、刘殿如、额尔敦                        术家。
            毕力格、荷花、娜仁图雅、伊兰等人组成了最初的乌兰牧                              对于乌兰牧骑所坚持的先进文化的方向,党的几代
            骑。他们全部的家当就是两驾勒勒车、两块幕布、两顶帐                          领导人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7 年 11 月
            篷、三盏煤油灯、四套服装、五件乐器、六匹马和一套播音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一封
            设备、一台收音机、一台留声机。赶起勒勒车,这些能歌                          回信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支红色文艺工作队伍
            善舞的蒙古族青年跋涉在茫茫大草原上,把丰富多彩的                           上。信中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一
            节目送到了农牧民身边。                                        代代队员“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
                乌兰牧骑的节目小型多样,多为自编自演,主要取                         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材于农牧民的生活。演出不受场地限制,随时随地可演。                             “把天空当成明亮的灯光,把草原当成移动的舞台,
            演出之外,乌兰牧骑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                           哪里有牧民兄弟姐妹,乌兰牧骑就会来到你们身边……”
            导队、生活服务队。                                          这是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的唱词。正如歌曲所唱,60
                由于乌兰牧骑非常适合农牧民的需要,所以很快便                         年来,乌兰牧骑队员们累计行程 130 余万公里,为农牧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普及起来。1964 年底,全国少数民族                        民和各族群众演出36万余场次,观众总数达2.6亿人次。
            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乌兰牧骑代表内蒙古参加会演,                           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
            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随后文化部根据周总                           上辗转跋涉,坚持为广大农牧民服务,初心不改。
            理的指示,组织了 3 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 27 个                          在新时代,队员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以党
            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历时 7 个多月,行程 5 万多                     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
            公里。巡演轰动全国,之后全国各地都成立了乌兰牧骑                           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式的文艺小分队,对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                                                           责任编辑:张  晶

           56  实践·思想理论版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