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61
工作广角 / 专刊专版
共同参与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作,旗县目前均已建立公路养护段、苏木乡成立了养护站所、
嘎查村设置了议事机构,农村公路管理总体框架已经形成,
管理机制正趋完善,管护队伍不断壮大。2016 年,自治区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
导意见》,有计划、有步骤的将乡、村级公路的管养职责向
苏木乡和嘎查村进行移交,真正让农村公路路有所属,切
实构建起“政府主导、责任明确、分级管理、运转高效”
的农村公路管理运行机制。
为最大限度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能力、安全水平和经
济效益,自治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在全区开
展了“标识标牌”配置、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及“平安公路”
创建等工作,有力推动了养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加强农
农村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 村公路日常维护工作中,针对一些乡村脏乱差实际,在“四
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 好农村路”创建中把改善路域环境作为日常养护工作的一
书记提出的“四好农村路”指示精神,近年来自治区全面 项重要内容,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明确乡村公路
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可持续发展,开启了全区农村公路 归属和建立乡规民约等办法,让群众树立护路主人翁意识,
上质量、上水平、上速度的崭新一页。 积极参与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进一步巩固养护效果。
自治区地域面积辽阔,农村牧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运营好农村公路是让农村公路物尽其用、切实为农牧
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全区深入落实旗县政府 民服务的重要保障。在农村公路客运发展中,自治区坚持建
主体责任,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 成一条运营一条的跟进措施,让农村公路客运走进建设引
重要内容,做到任务数量化、管理制度化、考核目标化, 领客运、客运紧追建设的快速发展周期,农牧民候车条件
层层压实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十三五”以来,全区农村 得到较大改善。到 2017 年底,全区在所有苏木乡通客运班
公路累计完成投资 430 亿元,截至 2017 年底全区农村公 车的基础上,建制村(嘎查)通客运班车率也达到 99.37%。
路总里程达到 15.9 万公里,较 2015 年末增加 2.6 万公里, 在货运方面,自治区以现有农村牧区邮政物流为基础,通
已提前实现所有苏木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嘎查)全 过整合农村客运站、嘎查村商业网点为平台,积极扶持、
部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 引导和鼓励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进驻乡村开展物流配送,持
随着全区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后期养护任务也不断 续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提高了乡村与城
加大。近年来,自治区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 市的对接能力。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供稿)
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列入台账,进行有效 发布雨情、大风、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停运、
整改。对“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 停止作业、撤离、抢险等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对旅游船舶
能的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 的安全监管,对 35 艘营运船舶进行检验。全市交通运输系
联控系统。完成内蒙古道路运输动态监管平台与运政系统 统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两客一危”车辆基础数据对比,有效地提高了在联网联
控系统中的上线率和入网率。成立公路应急管理机构,组
建 16 个应急抢险分队,设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及时统计应
急储备情况,实行动态信息管理。不断强化队伍训练和应
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特别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降雨、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时,
严格落实领导带班、技术人员值班和 24 小时值守工作制
度,建立完善灾情的预测预报和抢险救援机制,充分利用
门户网站、微博、微信、12328 电话、手机短信平台,及时
2018 年第 10 期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