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2期
P. 58
文化彩虹 / 文化长廊
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饮食文化
袁 嘉
夏日里的一天,鄂 蒙古族的饮食与草原的
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 生态环境紧密相关。
镇包日呼舒嘎查牧民其 蒙 古族 的饮 食 文
其格的牧家乐旅游点, 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
迎来了一批来自陕西、 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宁夏等地的自驾游游 分。当辛苦一天的牧人
客,他们专程到草原上 冒着凛冽的寒风,回到
品尝蒙古族传统饮食, 蒙古包里与家人围坐,
领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 捧起热腾腾的奶茶时,
情。当这些游客一踏入 会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蒙古包,其其格首先献 蒙古族节日婚嫁的饮食
上了香气沁人的奶茶,然后端出了一盘盘洁白的奶皮、 习俗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成为联络情感、增
奶酪,以及手把肉、烤羊排、血肠等。饮过奶茶,其其格的 进友谊的纽带;全羊席上优美的祝词、热烈的氛围构成
丈夫孟根达来将美酒斟在银碗中,捧着长长的哈达,唱 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起欢快的敬酒歌,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自古以来,蒙古族与汉、满等民族的饮食模式就在
蒙古族传统饮食分为红食、白食两种,以奶为原料 相互交流与影响。吃全羊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而“全
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 羊席”却是蒙汉文化交流的结晶,它吸取了汉族的烹调
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 技艺,将蒙汉的饮食文化推向高峰。元代忽思慧的《饮
兰伊德”,意为“红食”,这种对食物的称呼富有色彩感和 膳正要》所记述的近百种美味中有五分之二是游牧民族
生动性。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具有蒙 的食品,其中的驼羹、牛蹄筋、马乳等佳肴早为汉、满等民
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客人们在品尝食品时,配以蒙古 族所接受。游牧民族制做酸马奶的技术早就传至中原。
族待客的传统礼仪。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奶与茶的结合“奶茶”,自古以
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来就是蒙古族喜爱的饮品。
蒙古族的饮食有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及纯牧区的差 除了奶茶,蒙古族的饮品还有马奶酒。据《黑鞑事
异。在纯牧区,饮食分为夏季和冬季。夏季从 4 月到 10 略》记载:“马之初乳,日则叫其驹之食,夜则聚以涕,贮
月,包括从母畜产犊到乳品加工结束及奶制品的冬贮, 以皮囊,味微酸,始可饮,谓之马奶子。”元朝蒙古族把马
这一时期的口粮主要是奶制品,偶尔有些肉制品。冬季 奶酒作为最重要、最好的饮品。孟驰北先生在《草原文
主要食用宰杀和贮备的家畜肉,以及夏季贮备的各类型 化与人类历史》中写到:“蒙古族中有一个传统节日——
的奶制品。 马奶酒宴,每逢阴历八月,草原上的蒙古族几乎家家户
清代蒙古族学者松筠在《绥服纪略》中写道:“瀚海 户都要酿造马奶酒,然后相互庆贺,开怀畅饮。”
大漠积沙缺水之地,居人凿井而饮,赖天雨以生草畜牧, 蒙古族饮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富于蒙
为之瀚海。”戈壁和半沙漠所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 古族特色的民俗、礼仪文化,无不渗透、浸渍在这些精美
畜牧经济的类型及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模式,以肉制品和 的饮食之中。
奶制品为主要食物成为其饮食模式的重要标志。可见, 责任编辑:张 晶
56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