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4期理论
P. 40
理论建设 / 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实现
伟大飞跃的根本保证
彭红波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 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但随后发生了“四·一二”和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惨败,迫
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 使我们党不得不思考革命的领导权问题。遵义会议前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 后,我们党运用民主集中制成功解决了组织路线和军事
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三次伟大飞跃是对中华民族近 路线的问题,结束了“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
百年来艰辛探索史的生动写照,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 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邓小平语)的历
来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取 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逐渐形成,民主集中制
得如此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 得以贯彻,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有力。党的革命事业
产党的领导。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 由此出现了转机。在延安,我们党通过开展以反对主观
华民族站起来的根本政治前提,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 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解决
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根本政治基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 了长期制约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问题,形成
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根本政治保障。 了毛泽东思想,我们党实现了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领
导,从此革命事业一路高唱凯歌。
一、 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我们党从不同方面强化了党的领导。针对党的领
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根本政治前提 导不全面的问题,1935 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强调:“共
产党的领导权的取得,单靠在工人阶级中的活动是不够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的,共产党员必须在农村中,兵士中,贫民中,小资产阶
会,内忧外困、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为谋求民 级与知识分子中,以至一切革命同盟中,进行自己的活
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社会各群体采取各种方式,提出 动。”针对党的领导落实不力的问题,我们党制定了各项
不同主张,做出各种尝试,但最终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制度,如《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关于健全党委制》
中华民族的悲惨境遇。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 《关于组织部业务与报告请示制度的通知》《党委会的工
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作方法》等,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了制度规范。在
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由此,中国共产党承担起谋求民族 抗日战争期间,中央政治局通过 《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
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强调“党是无产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共有了第一次合作,革 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他应该领导
命形势一片大好。1925 年 1 月,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 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根据地领导
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
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强调“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 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地委)”。
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 这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领导一切”,明确了“一
38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