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0年理论版09期
P. 20

实践视点



                                 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力量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                            谋划,注重发展目标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要统筹

               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                              好“一”和“多”的关系,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
               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是在准确把握和                              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要统筹兼顾各方,综合

               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是                               平衡,既把发展当成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
               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实现中华                               匙,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方积极性,确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                               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以培育和

               史意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争取人心、增进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握党                            结,建设和维护好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谋篇布局,适应                                  在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
               新形势新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理论创新,不仅要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民族走                              的正确道路,还要积极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问

               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题、民族事务等议题的理论需求,进一步丰富马克思
                    在宏观视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                            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好地完善中国

               政治视野,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                               特色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坚持制度创
               问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新,在坚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

               族的主心骨,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更加                               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多民族国家建设制度,完善民
               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度设计,使中国民族事务治

               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更高水平。要有发展视野,着                               理制度更加定型、完整。坚持实践创新,在深刻理解
               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个总要求,贯彻                               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新发展理念,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精                               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

               神、社会、文化、法治基础,不断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                             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力。要有世界视野,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

               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互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面对复杂的国内
               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                               外形势,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
               同体。                                                  共同体意识,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

                    在统筹兼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                             奋斗,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总揽全局,统筹规划,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宏伟力量。

               识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来审视和                                                                责任编辑:李贵文
               1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