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6期
P. 32
SJDDJYB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奋斗在一线
陈建钧:
返乡创业的脱贫能人
文丨格 格 萨其茹拉 脱贫攻坚故事汇
五月的微风吹开朵朵杏花,一群雪白的乌 们户均增收 5000 元到 2 万元。”
鸡踩在粉色的花瓣上追逐嬉戏,树杈上架着草 “随着成员数量的增多,我们的技术跟不
编的鸡窝,仔细寻找还能找到冒着热气的青白 上了。”陈建钧挨家挨户做防疫指导,但因数量
色鸡蛋。在上千亩竞相绽放的杏林花海中,陈 较大做不到全覆盖,鸡雏出现了损耗,让他一
建钧的扎赉特旗鸿德乌鸡养殖孵化专业合作 宿一宿地睡不着觉。很快,他自筹 5 万元建了
社就隐于其中。今年,陈建钧获得了“中国青 “田间学校”,邀请畜牧、电商、市场营销等领域
从小吃百 年五四奖章”,这还要从他与乌鸡的缘分说起。 的专家授课。“我们累计开展了 12 期培训,效
家饭长大,家 “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家乡的一切我都挂 果非常好,养殖户有了防疫技术,鸡雏成活率
乡的一切我都 念在心。带领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回报乡亲是 明显提高了。”陈建钧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挂念在心。带 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由于家境贫困,陈建钧 温都尔村村民吴银山是合作社的成员,加
领村民尽快脱 是在父老乡亲的帮助下长大的,这让他常怀一 入合作社以前一直靠外出打工为生,每年春节一
贫致富、回报 颗感恩之心。在外打拼了多年,每当回到村里, 过,夫妻二人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一走就是一
乡亲是我一直 看到坐拥丰富资源的家乡却依然贫困,让陈建 整年。加入合作社后,陈建钧不仅让吴银山按订
以来的梦想。 钧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经过调研,陈建钧 单养鸡,每年资助他家孩子 2000 元钱,还让他在
发现周边地区养殖笨鸡的合作社有很多,营养 合作社基地打工,使他足不出村就能赚钱养家。
——陈建钧 价值更高的乌鸡养殖却是空白。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合作社形成了“合作
2015 年 12 月,陈建钧联合家乡的 9 位返 社 + 贫困户 + 互联网”的精准扶贫模式,成员
乡青年出资承包了村里的退耕还林地 400 亩, 已发展到 56 户,销售额突破了 100 万元,户均
成立了兴安盟第一家乌鸡养殖孵化专业合作 增收 3000 元至 5000 元。合作社注册了“草
社,做起了林下生态散养乌鸡。 原鸿德”和“绿蚂蚱林地鸡”商标,养殖规模从
捉襟见肘的陈建钧顶着重重压力孵化了 最初的乌鸡 1 万只、笨鸡 5000 只,发展到了 3
5000 只鸡雏,销路却成了难题。他发动身边 万只。今年,合作社共承担了 12 个屯的产业
的村民和亲戚朋友,通过见效益再付费的方式 扶贫项目,陈建钧计划孵化 5 万只鸡雏,带动
让村民尝试饲养乌鸡。“还好,那年有 17 户在 贫困群众 300 户。
年底分到了不少的红利。”陈建钧的话语中带 有了产业基础,陈建钧成立了“扎赉特旗
着成就感。很快,看到效益的村民纷纷加入了 义工联合会”,发展志愿者 500 多人,先后成立
合作社。 了村级、学校义工服务队等 6 支分队。在他和
通过“产业带动、合作致富”的精准扶贫 他的爱心团队的帮扶下,扎赉特旗 4 个贫困乡
模式,他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 镇 200 多名学生得到了企业一对一的长期资
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统一销 助,2000 多名学生背上了爱心书包、穿起了爱
售、分户饲养的“七统一分”模式帮助贫困户 心运动鞋。如今,陈建钧已不满足于现在规模
饲养,进入产蛋期再由合作社收购鸡蛋和种 的志愿者团队,他的想法更远大——正着手准
鸡。“我们现在带动 4 个乡镇 126 户贫困户, 备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号召和吸引全国各地
为他们免费发放 200 只鸡雏,按照 80 元一只 的志愿者来扶持、资助这里的孩子们,并把这
乌鸡、2.5 元一枚鸡蛋的价格进行回收,确保他 项工作打造成品牌,助推当地发展。■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