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6期
P. 15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6
策指导体系和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 搬离水草肥美的牧场和土地;草原母
我区建立起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 第一个工业企业和内蒙古工业的龙 亲用甘甜的乳汁养育南方 3000 孤
机制,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现了“全 头企业,包钢集团有着久远的民族团 儿;原北京军区某给水工程团为四子
覆盖”:覆盖青少年的学校系统教育, 结进步传统。当年脍炙人口的《草 王旗贫困嘎查打井;达茂旗汉族检察
覆盖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覆盖全社 原晨曲》,传唱的就是各族人民合力 官潘志荣用蒙古语为蒙古族牧民提
会的媒体宣传教育及覆盖乡村、社区、 建设包钢的故事。包钢曾先后 5 次 供法律服务;兴安盟科右中旗医生王
部队、企业的差别化宣传教育。2014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 布和多年坚持免费为贫困农牧民看
年,自治区党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 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包钢几代 病……这些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以
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 人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结 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大爱,传递
明确要求建立由党委、政府主导,全社 果。近年来,他们不断丰富创建活动 着民族团结正能量。
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的形式与内涵: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 共同走过 70 多年的风雨沧桑,
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创建活动 院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先后招收 9 内蒙古各族儿女早已将“三个离不
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苏木乡镇、 期 405 名区内边远农村牧区少数民 开”和“五个认同”融入血脉、铭刻在
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2015 年起, 族学生,其中 80% 以上走上了包钢 心底。草原大地上,一首各民族共同
自治区财政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的工作岗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 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
设立了 500 万元专项经费。此外,自 断加大的困难,包钢仍累计投入资金 “草原晨曲”,依然唱得响亮。
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党委宣 1000 多万元,对周边 23 个乡镇的 5
传部、统战部、自治区民委等部门也印 万名贫困农牧民进行定点帮扶;包 演绎守望相助的精彩故事
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促进了全区 钢白云铁矿医院、包钢医院和包钢三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 医院每年都要派出医疗队到周边少 蒙古族谚语说:但凡结为安达,
目前,呼伦贝尔市、包头市、通辽 数民族聚居区无偿送医送药巡回医 就是同一条性命不相舍弃。前不久,
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 疗…… 兴安盟决定把每年的 6 月 25 日定为
盟均提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 地处草原腹地的中国石油华北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日——“安
范盟市的目标。各盟市相继成立创 油田二连浩特分公司,多年来积极助 达节”,当日将集中安排唱响民族团
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高 力地方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深入开 结歌曲、讲述民族团结故事、颁发民
位推动创建工作。一大批旗县级以 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后荣获 族团结奖项等活动。
下单位提出了创建全国、全区民族团 “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
结进步示范区(单位)的目标。如今, 业”“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兴安盟有着讲不完的关于各族群众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逐渐融入到 等荣誉。锡林郭勒地区近几年连续 守望相助的故事:乌兰浩特市义勒力
全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实际工 遭遇洪灾、雪灾,分公司及时伸出援 特嘎查生活着蒙古、汉、满、回、朝鲜
作之中,形成了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 手,解救受困牧民群众近百人,出动 等 7 个民族,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亲
范单位、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良 车辆上百台次帮助铲雪通路,并捐赠 如一家,他们的住房穿插分布、田地
好氛围,各地各级民族团结进步表彰 大量善款和救灾物资;分公司还积 交错相连;兴安盟公安消防支队一直
活动逐步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精准 极为周边牧民进行火灾扑救、事故救 以来要求官兵“红色路线走一遍,民
化和常态化。 援、大病急病救助,开展“送文艺进牧 族文化看一遍”,新兵下连后的第一
区”“送医药到牧户”“送帮扶到家中” 节课就是民族理论教育课;乌兰浩
唱响新时代的“草原晨曲” 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很多当地牧民也 特火车站组建“山丹花”服务队,在
用实际行动回报分公司,为分公司义 竭诚服务中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传
在自治区 70 多年的历史中,民 务当起了“巡逻员”,排查抽油机等设 播给各族乘客,赢得了“兴安第一窗”
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事迹不断涌现,民 备异常、管线穿孔等情况,工牧双方 的美誉;盟检察院采用蒙汉双语接
族团结进步的佳话不胜枚举,好比满 的亲情友情愈深愈浓…… 访、蒙汉双语诉讼、蒙汉双语法律宣
天的繁星,闪耀在北疆草原 。 额济纳旗牧民为支援航天事业 传等方式,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优质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