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7期
P. 58

理论之声                                                                                                                                                                                                   思想理论版 2020·07



                                                                                                       坚持党的集中                                                                                                 的真实写照,与伟大的延安精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统一领导,不                           说说“蒙古马精神”                                                             神、井冈山精神、西迁精神等


                                                                                                       断强化参与社                                                                                                 一脉相承,这种坚忍不拔、勇
                                                                                                       会治理的服务                                                                                                 往直前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

                     林显东在 2020 年 6 月 9 日《光明日报》撰文                     意识、权益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杨 锦 在2020年6月5日《学 习 时 报》撰                        血脉里流淌,根植于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
                 指出,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实现社                              支持发展公共事业,投身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                                             文指出,蒙古马是草原的灵魂,不畏严寒酷暑,                                化沃土,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永

                 会公平正义,既有赖于党和政府完善正确处理新                               动,科学、有效、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过程,为提高                                           不惧风霜雨雪,马群纵横驰骋在辽阔无比的草                                 不言败、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
                 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                               社会治理的社会化、协同化水平作出贡献。只有                                             原,铿锵的马蹄声写就了蒙古族的历史。蒙古                                 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

                 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也需要广大群众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基层社                                             马穿越历史的硝烟,跨越时光的隧道,与蒙古                                 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我们仍要坚持底线思维,
                 提升能力素质、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有                              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                                             族人民血脉相连,与绵延的河流、苍茫的大地                                 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
                 效发挥主观能动性,合力行动实现利益最大化。                               终评判者,才能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                                             同在,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蒙                                 工作准备,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

                 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每一个人,都在社会建设和社                               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群众要积极                                            古马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驰骋在硝烟                                任务,把防风险、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改
                 会治理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发挥着不可替                               营造健康的邻里关系,积极建言献策,增强互动与                                            弥漫的历史疆场,守护在无边的草原,是一个                                 革有机统一起来。面对艰难复杂的国际国内形

                 代的作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和短板,人民群众                               认同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同时享有社会治理成                                             民族的希望和寄托。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                                势,我们当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坚定信心,同
                 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广大群众要                              果,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                                 舟共济,一往无前。





                                                                                                大消费必须优先稳                             “一体两翼”                                                                               华文化。中华文
                 深入理解“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就业。由于消费也                                                                                                                  化包涵了中华各

                                                                                                                                        建设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同时决定于持久收                                                                                                                  民族的文化,中

                                                                                                入,故提振消费要有                                                                                                                 华各民族文化也
                     王东京在 2020 年 6 月 9 日《经济日报》                       消费信贷的配合,但应防止信贷杠杆率过高                                                    王健、金炳镐在《贵州民族研究》2020 年                           都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

                 撰文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要扎实                                导致债务风险。财政支出应重点保基本民生、                                              第 2 期撰文指出,在建设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                               把某个民族的文化从中华文化中分离出来,这
                 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                               保就业、保基层工资。第三,扩大投资有三种                                              家园的过程中,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主                                 个民族文化也不可称其为中华文化,从另一个
                 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                                方法:加税、发债、减税。从稳就业与投资效                                              体,个 体 精 神 家 园 和 民 族 精 神 家 园 是 两 翼,只                  角度讲,中华文化就此也不是完整的了。正是

                 中央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表明政府宏观                                 果衡量,加税不如发债,发债不如减税。我国                                              有两翼齐振,主体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                                 有了这样的包容了各民族文化又建立在各民
                 调控重点已从供给侧转到了 需求侧。这种看                                的经验也证明,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政府                                              能腾飞。个体精神家园和民族精神家园作为                                  族文化之上的中华文化,奠定了各民族人民认

                 法其实是一种误解。第一,落实“六稳”“六                                与其加税,倒不如发债。加税不仅会抑制企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两翼”,要发挥助力                                 同的基本前提。个体精神家园和民族精神家
                 保”,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业投资,还会减少居民消费;而发债至少短期                                              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腾飞的作用,关键在                                 园丰富与发展,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
                 不能把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立起                                 内不会影响居民消费。而就全 面减 税与结构                                             于“认同”,认同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                                设才能获得不竭的源泉和动力,中华各民族共

                 来,应重点从供给侧发力扩内需,总的原则是                                性减税来说,结构性减税兼顾扩投资与调结                                               心理念。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理                                  有精神家园才能更加丰富多彩,才会更具包容
                 用消费带动投资、用下游投资带动上游投资、                                构,一石二鸟,可成为我国未来稳增长的主要                                              念蕴藏在文化之中,从精神家园的文化基础来                                 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用进口带动出口。第二,消费由收入决定,扩                                选择。                                                               讲,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基础是中                                                               责任编辑:李贵文
                 56                                                                                                                                                                                                                       57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