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4期
P. 35
守望相助新时代 团结奋斗再出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 / 理论建设
在“三个扎实”上聚焦聚力 增量,落实国家债务管理制度,严格在批准的债务限额 少到 37.5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3% 以下。但在全区
103 个旗县(市区)中,还有 15 个深度贫困旗县、258 个
内举借新债。全面规范举债行为,新上政府投资项目严
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格实行债务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依法规范政府与社 深度贫困嘎查村和 11.1 万深度贫困人口。内蒙古虽然
会资本合作、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坚
贫困人口数量看似不多,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深度
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坚决不走高负债扩张的老路,坚 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落实防范化 要紧盯最困难的区域,扭住最突出的短板,集中最优势的
解债务风险责任,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完善 火力,从注重全面推进帮扶向更加注重攻克深度贫困堡
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加强审计监 垒转变。要落实好对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特殊倾
督和督查问责。 斜政策,确保新增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随着社会 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地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自身生活环 区的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
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 等问题,特别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
的地位不断凸显。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问题。
新期待,必须坚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让良好的生态 二是要抓长远。脱贫攻坚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 又
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 是一个长期性工程。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好贫
点。一是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 困人口“眼前之困”;另一方面,更要着眼长远,在治本上
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 下功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确保长期性和
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 可持续性。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
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强荒漠化治理 起来,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产业兴旺
和湿地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把我国北方 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 是农村牧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二是要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 要根据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遵
防治。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加 循市场规律,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培
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大土壤 育绿色特色农牧业,积极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牧
污染防治和重金属减排力度,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 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牧区电商发展,完善农畜产品市
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要加快建立绿色发展方 场流通体系,推动农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
式和消费方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绿色生态优势, 生态环保深度融合推进。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
做绿色文章,兴绿色产业,创绿色品牌,提供更多优质绿 发展,为农牧民开辟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新路子。在做好
色生态产品。 产业扶贫的同时,还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
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贫困人口致富能力,实现可持
二、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上聚焦聚力,坚决 续稳固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是抓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内蒙古的脱贫攻坚工作强调: 作风建设年。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 治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
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并提出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严惩不贷。群众对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的明确要求。 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非常反感,要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要抓关键。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 脱贫攻坚中,干部作风至关重要。要以“脱贫攻坚作风建
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 设年”为契机,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责任落实不
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 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资金管理使用
古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取得 不规范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等突出问题,倡导
显著成效。截至 2017 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 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优良作风,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
2018 年第 4 期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