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2期
P. 10
要闻要论
实践表明,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 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
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 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
展而不断完善。 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
全会强调,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 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
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 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
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根据新时代坚持 全会认为,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必要对我 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注重从政治
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自 2004 年修改宪法以来,党 上、大局上、战略上分析问题,注重从宪法发展的客观规
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 律和内在要求上思考问题,维护宪法权威性。
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 全会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 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必须坚持和
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新、
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到 2020 年全面建
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 成小康社会、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
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 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
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激励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全会认为,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 奋斗具有重大引领意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
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促进人类
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 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 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
措。这次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
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 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宪法是国
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充实宪法的重大制度
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规定,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作
有机统一,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 用。
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会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
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 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
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 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
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 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 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
障。 严、违法必究,把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工作提高到一个新
全会提出,这次宪法修改必须贯彻以下原则:坚持 水平。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
8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