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党教版02期 印刷版
P. 50
SJDDJYB 身边故事
三户牧民的故事
文 | 格 格 萨其茹拉
科右前旗满族乡牧民
临近牧民家,车子开始减速。 “以前房屋设施落后,交通不 王娜仁其木格
在院内“巡逻”的牧羊犬早早地嗅 便,冬天接羔难,秋天牲畜不好卖,
到了陌生人的到来,开始“汪汪汪” 再加上过于守旧的养殖方式,牧民 牧区的路宽了,电通了,牧民
地叫起来。初冬的午后,兴安盟科 收入很低。现在不一样了,牛客来 王娜仁其木格老人也从最初破旧
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有些寒冷,但 到家门口,价格谈不拢再等下一 的蒙古包搬进了宽敞的砖瓦房,草
这并不影响牧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家。而且冬天接羔不再愁,家家户 原上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了。生活的
唱唱歌、跳跳舞,庆祝牧业大丰收。 户都有暖棚了。今年收成至少 50 变化一句两句说不完,老人家闲来
满族屯满族乡是至今全国唯 万元打底!”阿日本贺喜格说。 就和孙子们讲过去的故事,让孩子
一仍从事草原畜牧业的满族边境 们感恩现如今的美好生活。
乡,拥有“生态乡”“民族乡”“边 额尔顿巴特尔 “以前,吃水得用牛车从几十
境乡” “革命老区”4 张响亮的名 公里外往回拉,粮食吃不饱,只能到
片。全乡有 1039 户 3860 名牧民、 满族牧民额尔顿巴特尔老人 处去借。”王娜仁其木格说。那时候,
670 个牧业生产点,其中标准化牧 过了一辈子游牧生活,如今,他搬 一个蒙古包、一群牛羊、蒙古包里简
点比例达到 80% 以上。 进了科尔沁右翼前旗新购置的楼 单的陈设便是老人所有家当,勒勒
房安度晚年。“现在牧区人的生活 车是她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交通
阿日本贺喜格 好了,流行到城里买房子住。我算 工具。在过去,牧民没有摩托车、没
是赶上好时代了,也跟随潮流,过 有轿车,男人出门骑马,女人外出靠
在过去,牧民靠天吃饭,生活 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额尔顿巴特 勒勒车。“有一年夏天,我抱着孩子
捉襟见肘,要是遇上灾荒年景,日 尔老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从艾里赶勒勒车到牧点剪羊毛,30
子就越发困难。要想日子过得红 30 多年前,额尔顿巴特尔被 公里的路我们足足走了两天。”
火,就得改变传统观念,只有掌握 任命为嘎查团委书记,办公室只有 今非昔比,牧区的路变成了油路,
科学养殖,才能更好地发展畜牧 两张桌子,12 位同事挤在不到 80 通讯网络全覆盖,牧民也吃上了自来
业。2008 年,阿日本贺喜格把自 平方米的帐篷内办公,夏天漏雨, 水,饮食变得多样化,火锅、手把肉随
家的 30 头本地牛全部卖掉,跑到 冬天透风。有一年冬天,额尔顿巴 时吃,蒙古包也换成了宽敞明亮的楼
吉林省精选了 10 头西门塔尔牛。 特尔急着把新出台的政策送到牧 房。闲暇时间,全家人再也不用围着
“按当年的价格算,一头本地牛才 民家中,他们到牧区唯一的交通工 一台收音机听“说书”了,只需轻轻一
卖到 1500 元左右,可是一头西门 具就是马,他和同事们骑着马整整 点手机,便可知晓国内外大小事。
塔尔牛能卖到 6000 元至 1 万元。” 走了 7 天,途中遇到大雪,等赶到 和所有的草原牧民一样,王娜
阿日本贺喜格把经济账算得明明 牧民家时,手脚冻得麻木,一位同 仁其木格家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
白白。2013 年,他把家里 100 只 事还高烧不下。 一页。“现在别说剪羊毛都雇人了,
羊增加到 400 只,仅仅用了 3 个月 “现在多好,工作人员人人都 就连放牧都开上了越野车。”王娜
育肥期便转手卖掉,一只羊平均收 有电脑,一键就能传达新政策。” 仁其木格开心地笑了起来。■
入 200 余元,纯收入达到 8 万多。 额尔顿巴特尔说。 (作者单位 :兴安日报社)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