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党教版02期 印刷版
P. 32
SJDDJYB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奋斗在一线
“脱贫之星”的脱贫故事 来,他不光还清了外债,还结余一万
多元。“等、靠、要不顶事,别人能帮
文 | 本刊记者 姚 飞 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辈子,想过
上好日子,自己就得下点辛苦。”在
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不到一年时间,
李建平就脱了贫,还成为了当地的
“脱贫之星”。
2017 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李
建平盖起了两间敞亮的砖瓦房。
2018 年,他外出学习种植技术,回
来就种了 60 亩葵花,不仅遇上了
丰收年,还赶上好行情,葵花年产 2
万斤,赚了 6 万多元。
现在的李建平,不光有了自己
的房子,养猪场在当地经营得也小
李建平和妻子在喂牛
有名气,每年能出栏 20 多口肉猪。
“这样的奖品真是太接地气 己当瓦匠,妻子当小工,建起了小型 4 头小奶牛已经发展到 31 头,每年
了。”听说自己被奖励一头西门塔 科学养殖场,当年购进仔猪 20 多 还可以出售 10 多头牛犊。一家全
尔肉牛,贫困户李建平笑得合不拢 口,母猪 2 口,年底纯收入就达到 2 年收入10多万元,人均2万元以上。
嘴。2018 年 12 月 21 日,在丰镇市 万多元。 在“脱贫之星”经验交流会上,
“脱贫之星”表彰暨社会扶贫爱心 李建平是发展生产户,在养猪 李建平说:“刚回来时没房子住,现
捐赠大会上,包括李建平在内的 90 的同时,又搞起养牛业。除去政府 在被评为‘脱贫之星’,真是不敢想。
名“脱贫之星”受到表彰。 扶持的 4 头小母牛,他又自掏腰包 是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使我摘了穷
过去,李建平和妻子常年外出 买了一头大母牛,四处借钱流转了 帽子,走上了致富路。我不光要自
打工,做过泥瓦工,当过服务员,一 100 多亩土地,通过以农养牧、以牧 己脱贫,还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
年在外,苦没少吃,生活却捉襟见 促农,多种经营,全面发展。靠种 采访结束时,李建平告诉记
肘。2015 年,李建平回到土堡村, 地,李建平不仅解决了牛和猪的饲 者:“前不久,我已经提交了入党申
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 草料问题,还能有粮食剩余,一年下 请书。”■
贫困户不同的是,当时的李建平穷
得叮当响,无房、无地、无资金,就连
记者手记
住的地方都没有,全靠在亲戚家里
借宿。 近年来,丰镇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
当地扶贫干部通过走访入户 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六个精准”
了解到李建平的情况,向他讲解了 要求,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深入实施“十大脱贫工程”,全市脱
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扶贫政策,李
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 年,丰镇市实现脱贫摘帽,成为
建平做梦也没想到,天上真的掉下
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乌兰察布市首家脱贫摘帽旗县。丰镇市委副
了“馅饼”,他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我思谋着种点地,搞点养殖, 书记、市长王志勇表示,丰镇市能脱贫摘帽,离不开受表彰的各位
政策这么好,得抓住机遇。”李建平 “脱贫之星”。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通过努力实现了脱贫,令人骄傲,
说。2016 年初,土堡村委会组织贫 让人尊敬。希望“脱贫之星”们今后带好头,带领其他贫困户一
困户去山西省阳高县参观科学养
起努力,共同实现脱贫致富。
猪。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回来后,自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