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稳则国家安,边疆兴则国家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作为自治区19个边境旗县之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开展新时代“五边行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有力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如今,四子王旗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夯实,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各族群众团结拼搏、感恩奋进的热情日益高涨,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陲睦、边防固、边境安的和美画卷徐徐铺展。
民族团结边境睦
近日,走进脑木更苏木乌兰席热嘎查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群众正认真聆听专题党课。主讲人乌日恒是四子王旗委党校的老师,也是“国家的孩子”的后代,她用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分享着都贵玛老人与自己母亲的故事。
为更好地传承“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四子王旗委组织部依托嘎查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石榴籽”广场、都贵玛先进事迹展厅,通过开展主题党日、理论宣讲、讲授党课等形式,对全旗党员干部进行沉浸式党性教育。
该旗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不仅将其纳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列为旗委党校主体班次、各级党组织学习计划,还注重以党性教育为抓手,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打造旗博物馆、守望相助广场、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等宣传教育红色阵地,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各族群众、中小学生等近30余万人次受教育,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
建强组织边防固
记者来到江岸苏木额尔登嘎查党群服务中心时,这里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嘎查党支部书记李永利说,为推动党的政策理论深入基层、惠及群众,该嘎查联合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开展宣讲活动,通过组建“红色文艺宣讲队”,以“吹拉弹唱”即兴表演的方式,深入宣传“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
四子王旗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边境基层治理工作思路,全领域开展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深入实施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累计创建6星级堡垒支部133个,8星级坚强堡垒支部56个,创建10星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2个,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占比83%。持续擦亮边境特色党建品牌,选育“党员中心户”“红色堡垒户”198户,将4个边境嘎查全部列入北疆基层党建示范长廊,有效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筑牢边境基层治理“红色堡垒”。
产业融合边民富
金秋九月,走进额尔登嘎查牧民任瑞萍家,一排排牛舍整齐排列,50多头经过改良的西门塔尔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正悠闲地吃着草料。任瑞萍告诉记者,为改善草场生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在嘎查党支部的支持下,她改养了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繁育时间短、市场认可度高的西门塔尔牛,年收入达到14.3万元。
为提升牧民收入,额尔登嘎查党支部按照小畜换大畜,提高牲畜品种质量的思路,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支部通过组织牧民实地观摩,邀请养殖技术专家现场指导,以手把手教、面对面讲的方式,把养殖西门塔尔牛的贴息贷款政策和养殖技术送到牧民身边。
这是四子王旗把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作为兴边富民关键之举的生动缩影。近3年来,该旗累计投入资金超2900万元,用于建棚圈、智能温室和发放饲草料补贴等,持续加大对种植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让农牧民的致富路更宽更阔。
统筹发力边境安
为推动边疆基层党建力量由“单一”向“联合”转变,四子王旗从强化治理力量、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两方面着手,统筹多方力量和优势资源,着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强边固防的实践效能。着力构建党政军警民企“六位一体”协同治理体系,成立非建制性、功能性“边境地区联合党委”,落实边境派出所主官进边境苏木党委班子、边境派出所民警进嘎查村“两委”机制,实现组织同建、党课同上、党日同过、矛盾同解、边境同守、家园同建。聚焦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深入实施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扎实推进“蔬香行动”石榴籽戍边温室菜棚,边民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如今,四子王旗边境苏木安全饮水和用电问题得到全部解决,道路硬化率达到100%,网络通讯覆盖率提升至85%,累计建设324个“石榴籽戍边温室菜棚”,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守边护边的决心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