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8期
P. 23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实到研究我国发 学习是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基本途
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上来, 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树立终身学
落实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上 习的信念和志向,明知学海无边、学而有思、
来。因此,我们必须明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 学以致用、学有成效的辩证关系,养成勤学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纲领和理 苦学的好习惯,积极地向书本学习、向群众
论前提,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观 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掌握更
点、方法为学术准绳和引领,我们的学术研究 多的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
才能有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更准确的判 学力水平和能力。把学术研究与我国实际
断,才能达到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为民为国 相结合,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家著书立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食粮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发
的初衷。 挥自身的专业特长,积极研究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在学术实践中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体现初
提高决策研究能力。
心与使命
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生命源泉。创新来自
党中央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学术创新不仅需要“读
育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万卷书”的刻苦精神,也需要“行万里路”的
的总要求,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 坚韧探索,不仅要有坐穿冷板凳的执着,也要
实际,探索方法、创新形式,把学习教育、调查 有走进田间地头的实践积累。没有调查研
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通 究就没有发言权。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
起来,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对哲学社会科学 是现实问题研究,都应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
工作者而言,守初心就是坚守探求真理、解释 为导向,在静下心坐下来认真进行理论研究
未知、发思想之先声的学术初心;担使命就 的同时,必须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在广泛细
通古今之
是履行为国家和人民做学问,为社会的发展 致的社会调查、田野调查中发现新问题、新资
变化,发思想
与进步著书立说的学术担当与责任;找差距 料,用不争的事实说问题、辨析问题,进而确
之先声,积极
就是查找学术思想、学术作风方面的不足和 立新观点。在学术实践中历练脚力、眼力、脑
为万万民众著
差距,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改进学风,提 力、笔力,掌握学术研究的主动权,坚持理论
学立论,为社
高学术研究能力;抓落实就是以学术创新为 与实践、守正与创新相结合。
会的发展进步
目标、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加强理论创新和方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高度的事业心和 奉献思想产品
法手段创新,推出高质量学术成果。 敬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是每位哲学社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有扎实的学科 梦”,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科技强国、文化强 会科学工作者
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哲学和历 国,需要将科研当作毕生追求,为其奉献自己 应有的初心和
史学是社会科学研究必备的理论基础。有了 一切智慧和力量。这不仅是一名哲学社会科 使命。
哲学的理论高度和历史学的系统思维,才能 学工作者崇高的职业操守,也是其不可推卸
够从更高的理论层面、更加广阔的历史视角 的使命与担当。
去宏观地审视、分析问题,归纳出问题的本质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特征和规律。 责任编辑:田旭东
2019 年第 8 期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