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7期
P. 31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7
古日乃湖畔的“治沙愚公”
在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巴丹吉林
沙漠边缘的额济纳旗古日乃嘎查,目之
所及是苍松翠柏、金色胡杨和大片梭梭
树,看着眼前这片绿,很难想象这里曾
经寸草不生、黄沙肆虐。就是在这里,
有一位老人耕耘了整整 17 年,靠着一
把锹、一担水治沙 2000 余亩,种下 6 万
多棵梭梭树,在大漠筑起了一道绿色长
城。他就是被称为“治沙愚公”的图布
巴图。 图布巴图和老伴儿抢种梭梭间隙
历史上的额济纳绿洲,在黑河水的
滋养下水草丰美、林木茂密。然而上世
纪中叶以来,黑河中上游工农业用水剧 人物简介: 夏天的古日乃气温高达五六十摄氏度,他
增,使得下游供水急剧减少,东、西居延 图布巴图,男, 总是裹一块头巾、顶着烈日一趟趟到 30
蒙古族,1952年
海干涸,风起沙扬,成为肆虐华北的沙 公里外的深井拉水浇灌。十几年间,且不
12月出生,原额
尘暴的策源地。在古日乃工作期间,图 济纳旗古日乃苏 说身体经受了多少风吹日晒和路途颠簸,
木人大主席,义
布巴图亲身经历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 光是摩托车就骑坏了 8 辆,其中的艰苦可
务治沙员。
化,目睹了沙尘暴的肆虐,他说:“我在 想而知。积少成多,积木成林,一道 10 多
这个地方生长、工作、生活,生态恶化令 公里长的梭梭树围栏,就在这年复一年的
人心痛,我必须要做点事情。”2002 年, 经营中,在荒漠边缘成形。
本可以到旗里享清福的图布巴图办理 多年来,图布巴图累计投入 100 多
了退休手续,留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古日 万元,围封荒漠的绿化率达到 80% 以上,
乃,和妻子一起开始了漫漫治沙路。 成片成活率达到 1000 余亩。
当时,额济纳旗年平均蒸发量是降 由于长期野外劳作,图布巴图明显
水量的几十倍。最初,图布巴图夫妇种 比实际年龄苍老,面庞被烤得黝黑,双手
过白杨树、松树,这些树种需水量大、成 皲裂如同树皮,手上贴着泛黄的胶布。
活率低,后来他逐渐转为种植梭梭、沙拐 2010 年,长年的劳碌使他生了一场重
枣等。他和老伴儿省吃俭用,拿出所有 病,两次手术后,医生叮嘱他要好好休
积蓄购买梭梭苗,围封荒漠 2000 多亩。 养,避免重体力劳动。可是他放不下亲
春天的古日乃水少风大,他就把梭梭 手栽种的这片梭梭林,在家里休养了一
苗泡在水里,等风势减弱时,抢时间栽种。 个月,就再次回到了他的“战场”。 2011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