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11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10
形成利益集团,将纪律“笼子”越扎越紧。 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严”,要严格管党治党,要严格执行纪
律,又代表了民心向背的“向”,要用纪律保证党的宗旨,不
亮点五
“四种形态”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允许党员干部“揣着糊涂装明白”,更不能容忍“揣着明白装
糊涂”。具体来看,“六个从重加重”的修订,一是重点提高
《条例》第五条增写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内 了违反政治纪律的代价,对遵守政治纪律、落实“两个坚决
容,要求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 维护”、树立“四个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
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 政治纪律的极端重要性;二是重点突出群众纪律的重要性,
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 在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领域中,比如社会保障、政
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运用监督执纪“四 策扶持、扶贫脱贫、救灾救济等,发生侵害人民群众利益行
种形态”是将纪律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实践载体,具有十分 为的,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分;三是重点强调工作纪律的重
重要的治本功能。“四种形态”坚持用纪律的尺子从严管 要性,把纪律审查延伸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党、从严治党,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覆盖,使每一个党组织、
亮点八
每一名党员都在其中。“四种形态”实质是纪律执行的具 严惩“七个有之”,净化政治生态
体化,不同形态是严格依据纪律要求进行划分的,每一种
形态都代表了不同的纪律层级,既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 《条例》进一步落实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七
救人的一贯方针,又对监督执纪问责常态化提出更高要 个有之”问题的处分规定。在《条例》中进一步充实“七
求。通过此次修订,线索处置、纪律审查、执纪审理等各个 个有之”的处分条款,丰富了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内容,进
环节,都要以纪律为尺子进行衡量,围绕“六项纪律”和“四 一步增强了纪律建设的实践针对性,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
种形态”开展工作,推动纪律审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七个有之”
究其本质是一个政治问题,其要害在于导致党内政治生态
推动党纪国法“无缝衔接” 受到破坏、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松弛。“七个有之”问题与
亮点六
纪律规范的其他问题直接相关,严厉惩治这些问题,能够
《条例》对党纪与国法的衔接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这些 为惩治其他违纪问题提供示范。修订后,“七个有之”问题
修订进一步打通了党纪党规与监察法的联系,不但“放大” 有了更加明确的执纪依据,补足了纪律短板。
了党纪之严,也彰显了国法之威。修订内容充分吸收监察
亮点九
法的新精神和新提法,适应了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迫 严查新型违纪行为,让违纪者无空可钻
切需求,推动党内纪律建设与监察法的衔接,有利于纪检
监察机关强化内部的监督执纪与监察执法,避免出现工作 《条例》针对管党治党的突出问题和监督执纪中发现的
空白或规则冲突,让纪律处分、政务处分、法律惩治有效衔 新型违纪行为,增加了处分规定。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
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修订后,纪检监察机关依托合署 向,是党规党纪修订的一贯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
办公的领导体制,通过内部工作程序设计和执纪、监察的 从严治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违纪问题,特别是《条例》
流程完善,就能够形成线性工作链条,解决了之前纪法衔 对一些新发现的典型行为作出处分规定,细化了监督执纪
接不顺畅、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与此同时,这些内容修 依据,丰富了纪律审查的内容,让纪律建设更加完善。这不
订更加体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原则,对全体党员的 仅强化了党员的政治纪律意识,坚定政治信仰,确保党中央
行为约束和法纪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任何违法犯 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有利于遏制当前新的腐败
罪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党规党纪追究。 变种,切断利益输送渠道,压缩权钱交易的腐败空间。并且,
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提供了纪律依据,突破了反
从严处分凸显“越往后越严”的震慑作用 “四风”问题所遇到的制度瓶颈;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亮点七
提供纪律保证,拓展了纪律执行的范围。更重要的是,体现
《条例》对一些违纪行为作出了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的规 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有助于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定。越往后执纪越严,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重要 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标志,也是《条例》修订的重要特点。“从严”的“严”,既代 (摘编自《人民日报》)(责任编辑 / 胡丽莉)
9
锡盟大庄园 托日贝克 /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