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1期
P. 65
生态文明建设 / 专刊专版
近5年来,呼和浩特市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人工造林
89.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19.8万亩。作为自治区、呼和浩
特市两级党政军义务植树基地,积极扩展全民义务植树理
念,完善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跟踪制度,近3600万株苗木扎
根这片土地,全民义务植树率达80%以上。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攻克抗旱造林技术难题。对土层
薄且坡度陡、蒸发量大、蓄水能力低的地段,广泛运用营
养袋、坑内覆膜技术,提高穴内土壤水分。推广运用生
根粉、地膜覆盖、抗旱枪浇水等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
率、保存率及苗木生长量。大青山前坡、黄土高原丘陵区
大青山健身步道 运用抗旱造林技术获得成功,成为西北干旱地区的样板示
范工程。
目集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旅游休闲、产城融合、富民 呼和浩特市围绕环城、环路、环水、沿山不断拓展生
增收于一体,工程范围东西全长120公里,南北平均宽3.3公 态建设空间,本着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
里,区域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
有效保护水源地,不叫黄沙越阴山。随着千名干部深入 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
基层,每天有超过200台机械、3000多名施工人员奋斗在大 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推出一系列重大决策
青山前坡。截至目前,大青山前坡400平方公里贫瘠的土地 部署。国道、省道、铁路全部进行绿化,主要出城口更是
上新增绿化面积超过9.8万亩,栽植乔灌木1100余万株。过 进行高标准绿化, 5年时间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面积64.32万
去山洪冲击形成的乱石滩已然成为全国唯一的城市草原景 亩,累计投资达321亿元。
观——万亩城市草原;裸露地表、满目疮痍的沙坑变身成为 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绿地体
绿树掩映的下嵌式园林公园;沿山五万亩森林公园、呼和塔 系。一批果树村、葡萄村、海红果村,不仅让农村的颜色
拉草原、哈拉沁生态公园、千亩葡萄园、乌素图国家森林 变得生动,飘香的瓜果更引来城市的客人,让农民的口袋
公园、讨合气植物园、毕克齐万亩林果基地、察素齐北山公 也鼓了起来。全市郊区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87.85%,基本
园、把什农业观光园,以及一沟一特色的七条沟治理打造, 实现了农田林网化。
已经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随着绿色的增
让绿色跃动出更多色彩 多,护绿行动成效日渐凸显。“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基
还荒山一抹绿,让生机重回大地,还城市一抹绿,让人 地”“科普种植园”相继设立,让孩子们亲近绿色,学会
类自由的呼吸。在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的同时,呼 尊重自然;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珍贵动
和浩特市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 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促进了本地生物多样性的
屏障。 保护;l60余处游园绿地,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绿
树带来的盎然生机。
呼和塔拉草原 蒙草草博园
2018 年第 1 期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