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5期
P. 18
特别关注 / 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生态篇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启示
郭启光 邢智仓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西 区 182 个,比 2000 年增加 86 个,其中,国家级自
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 然保护区 29 个,增加 19 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 60 个,增加 35 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增加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内蒙古牢固树立 到 25 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进生态 (二)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水污染防治稳
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进一 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落实最严格的水
步筑牢。 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
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
全覆盖。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的监督管
成就
理,对全区 579 个水功能区和 278 个入河排污口
(一)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开 实行全覆盖监测。2017 年,全区重要江河湖泊水
放以来,全区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双增长,天然 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72.6%,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
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人工林资源不断增加,森林 标率 100%,全区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
质量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55.0%,劣 V 类比例为 16.2%。大气污染防治不断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把加强生态保护 强化。2017 年,内蒙古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占
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累计投入 830 多亿元,实 比 85.3%,比 2015 年上升 4.5 个百分点。可吸入
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 颗粒物浓度(年均 PM10 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面落实 由 2013 年的 146ug/m³ 下降为 2017 年的 98ug/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 m³。沙尘暴由 2008 年—2012 年平均每年的 1.6
局部好转”的转变。到 2017 年,全区森林面积达 天下降到 2013 年—2017 年的 0.5 天。内蒙古成
到 2487.9 万公顷,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比 1982 为京津冀及周边 7 省区中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大、
年增长 55.5% ;森林覆盖率达 21.03%,比 1982 年 空气优良天数最多的地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
提高 7.4 个百分点。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岭 显著。2017 年,全区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南八局以及 102 个林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 比 2012 年下降 22.7%,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
采伐。荒漠化、沙化面积实现“双减少”,分别减少 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分别下降 10.18%、
1200 万亩、1000 万亩。草原生态恶化趋势整体 8.13%、12.6% 和 8.83%,均超额完成任务。重点
得到有效遏制,党的十八大以来,草原面积增加了 领域节能降耗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
1400 万亩,2017 年草原植被盖度达到 44%。2017 “九大重点节能工程”支持节能技改项目 215 个。
年全区自然保护区面积 1267.7 万公顷,比 2000 年 “十二五”期间,万元 GDP 能耗年均下降 4.1%,万
增长 65.6%,年均增长 3%。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 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7.3%。七大高耗能行业综
16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