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4期理论
P. 67
范性文件 6434 件。 见》。承担司法部确定的律师专业水平评价、公证参与法院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管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 司法辅助事务、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信息化建设 3.0 版、
格执行行政执法证件办理程序,收到办理申请 12641 人。完 社区矫正与法院信息化联网、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 6
善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系统,完成新办证人员的培训考试工 项试点任务稳步推进。全面推进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
作,部署全区六年未到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 护全覆盖工作,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9369 件,同比增长
发挥主渠道作用,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加强行政复议 227%。深化公证制度改革,全区公证机构全部转为事业体制,
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行政复议应诉规定、行政复议案件办 新增 4 家合作制公证处试点。发布首批 39 项“最多跑一次”
理程序、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等,进一步规范行政复 公证事项,推进公证减证便民。
议案件立案登记制度,建立纠错机制,坚持疏堵结合,实现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
了案结事了。2018 年,共办理复议案件 2106 件。 建“六网合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免费蒙汉双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底线安全观,全力维护社会安 语法律服务。提档升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在司
全稳定。贯彻落实司法部“五大改造”新格局要求,着力构 法厅集中设立热线大厅,日均话务量由整合前的 213 个提升
建政治改造工作体系。圆满完成党中央和司法部交给的重大 至 429 个。在呼市、包头建立乌兰察布籍外出务工法律服务
政治任务,得到司法部充分肯定,被誉为内蒙古模式,在全 中心,组建法律顾问团为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专业法律
国推广。连续开展“融冰”“亮剑”“整顿监规纪律、规范罪 服务。针对法律人才不足、双语律师人才匮乏的现实,全面
犯行为”3 个专项行动。配备处突车辆、装备和警犬,打造 启动“六个一工程”,即编纂蒙汉法律实用词典、实施蒙汉
监狱“60 秒”应急处置圈。强化教育改造的攻心治本作用, 双语法律服务培育“千人计划”、编译自治区统一的高校蒙
开展罪犯亲情聚餐 5000 人次、亲情会见 453 人次、远程视 文法律类专业教材、研发蒙汉双语法律互译系统、完善蒙汉
频会见 1058 人次、离监探亲 127 人次、特许离监 29 人次。 双语法律案例库、建立蒙汉双语律师培训基地。
建立罪犯疾病三级诊疗网络,组建监狱医疗集团,14 所监
狱医院取得一级综合医院资质。全面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实战
化、实体化,目前已有 82 个旗县建成场所符合标准化要求
的社区矫正中心投入使用,占总数的 78%。建立统一戒毒
基本模式,确定“三年四步走”发展战略,顺利完成试点任
务,形成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坚持发展“枫桥经验”,采
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律师事务所承接涉法涉诉信访
案件机制。以司法所为中心,建立与综治、信访联动的矛盾
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社会矛盾舆情分析报告制度,形成
《社会矛盾舆情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预防
和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决策依据。2018 年,全区调解矛盾纠
纷 129061 件,调解成功 117816 件。
以信息化建设为引擎,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效能。
高质量完成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内蒙古司法厅
作了典型经验发言交流,会议代表实地观摩了信息化建设观
摩点,观看了法治乌兰牧骑汇报演出,我区信息化工作受到
司法部和会议代表的一致认可。全国首创公共法律服务电视
终端,切实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被傅政华部长誉为群
众“家庭律师”。全国首创司法移动智能终端(Jipad),将
司法行政业务集中于一个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了基层
工作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现已为司法所配发 3000 部。加
快建设“司法云”,实现数据共享交换,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深入推进改革工作,打造司法行政工作升级版。自治
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
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实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