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6期
P. 26
SJDDJYB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奋斗在一线
志气扶起来 产业兴起来 乡村美起来
文丨本刊记者 王英楠
心做思想动员,进行政策宣传,还扳
着手指给村民们算了一笔“水稻帐”。
很快,在韩军的带领下,嘎查成立了
合作社,党员带头入股,贫困户以扶
贫资金入股,当年试种就一举成功,
收获了 30 多万斤稻子,带动 33 户 76
人实现增收脱贫。两年的时间里,村
民从观望到认可,到最后积极参与,
生产方式的转变鼓了村民的口袋,更
富了他们的脑袋。正在田里插秧的
村民呼格吉勒图说:“以前见也没见
过水稻,种上水稻后,我们一年能拿 3
部分收入:入股合作社能参与分红,
土地流转金每亩有 200 多元,在家
村民在科右中旗双榆树嘎查的大棚里整理秧苗 王英楠 / 摄
门口给合作社打工还能赚一部分钱。
嘎查的生态环境变好了不少,多少年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民内生动力、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为 见不着的灰鹤也飞回来了。”
的地方。2018 年,在这片红色的沃 目标,以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化素 早在 2017 年,科右中旗就开始
土上,吹响了向摆脱“深度贫困”发 养、增强创业技能、养成良好习惯、树 在提升农牧民素质方面发力,实施
起冲刺的冲锋号。兴安盟委、行署围 立法治观念为重点,提升农牧民的思 了由党组织、党员带动,促进群众思
绕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培育农牧民 想素养、政策素养、技能素养、创业素 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转变,从而改变
持续增收的长效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养、法治素养和文明素养。 居住环境、陈规陋习和饮食习惯的
战略融入脱贫攻坚精准施策,奋力使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时代新型农 “一带、两转、三改”农牧民素质提升
3.1 万贫困人口早日摆脱贫困,走上 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在兴安大地全面 工程。在这项工程的持续推动下,
全面小康之路。 展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牧 贫困群众想要改变的信心和动力不
民身上悄然出现。 断增强,开始了从“要我脱贫”到“我
如何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 今年春天,消失多年的灰鹤重现 要脱贫”的转变。为了保护草原生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懒 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双榆树嘎查, 态,他们改变了放养牛羊的传统,积
引来不少游客从外地赶来拍照观赏。 极备草备料,开始投身舍饲圈养;为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思进 灰鹤的回归离不开这里生态环境的 了保护环境,他们摒弃焚烧秸秆的
取、安于现状。扶贫先扶志,治贫先 改善,更和这里农牧民素质的提升分 老习惯,自觉投入回收秸秆、改做饲
治懒。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是 不开。3 年前,双榆树嘎查的生态环 料的科学发展中……
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 境还很恶劣,一块 1350 亩的内涝地 突泉县在推动农牧民素质提升
今年 3 月,兴安盟启动实施新 能撂荒 7 年,嘎查第一书记韩军提出 工程中,创新开办了“农民夜校”,
时代新型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以补 种水稻试试,可村民们由于没种过说 推出了围绕政策解读、思想品德、文
齐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精神短板”、 啥也不同意,都说还不如在家里等着 化知识、普法教育、技能培训为内容
进一步凝聚农牧民精气神、激发农牧 扶贫补贴。韩军就走家串户,苦口婆 的“五课”讲座,主要采取组织群众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