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11期
P. 41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11
476 处。同时对 1261 个自然村水质进行检测,安装 林员、护草员岗位安置贫困人口 730 人,年人均工资
单户净水设备 2.7 万台,保证所有群众都能喝上安全 1 万元,带动 1825 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 4000 元。累
水。危房改造方面,累计投入资金 4.4 亿元,完成危房 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 5 亿元,惠及农
改造 47896 户、居住环境整治 15358 户,全旗所有常 牧户 10190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2001 户。全旗
住人口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健康扶贫方面,建档立 低保、五保人口达到 41048 人,两项制度衔接率达到
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补贴率达到 100%,全面落实基本 60.8%,实现了应保尽保。中钢集团累计提供支援资
医保、大病兜底保障和旗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 金 774 万元,恒泰证券投入产业发展基金 150 万元。
报销服务政策,累计救助贫困住院患者 27841 人次,
兜底报销金额 4286 万元。教育扶贫方面,全旗贫困 一种情怀 百倍努力
家庭学生无一人辍学。
抓住产业扶贫关键。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实现稳 翁牛特旗始终把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充分
定脱贫和长久脱贫的重要支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资源向
11.82 亿元,依托中粮、牧原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猪 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
牛羊、薯菜糖六大主导产业及光伏发电、特色种养等特 聚合党员干部力量。抽调精兵强将到乡到村开展
色产业,构建了旗级有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有扶贫产业 脱贫攻坚工作,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每周驻村工作 5 天
园、贫困户有扶贫小微(到户产业)项目,旗乡村户联动、 4 夜。全旗广大干部牢记为民情怀,扎根基层,坚守扶
特色优势产业叠加的精准产业扶贫体系,实现建档立 贫一线,与广大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嘎查
卡贫困人口产业扶持全覆盖,人均增收 2000 元以上。 村“两委”出主意、想办法,因户因人制宜落实帮扶措
同时,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将更多农牧户置入产 施,谱写了一曲曲干部群众齐力攻坚的动人篇章。
业链条中稳定增收,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奠 聚合基层支部力量。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农村
定了坚实基础。 牧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结合争创“五面红旗”
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 活动,给予评选出的“红旗村”干部每月 300 元至 500
的重要路径,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围绕实 元的奖励,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和工作动力。持续推
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翁牛特旗实施 进党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每名党员落实“一份承
了“易地扶贫搬迁 + 园区建设”安置方式,在乌丹城区 诺单、一张业绩表、一个责任岗”,全旗 1100 余名能人
建设富兴家园、绿韵家园两个集中安置区,投资 4.2 亿 党员与 2200 余名贫困户结成脱贫致富联合体,推动广
元,建设楼房 43 栋 2838 套,集中安置搬迁建档立卡贫 大农牧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作表率。
困户 2575 户 6567 人,是全区集中搬迁人数最多、规模 聚合贫困群众力量。为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专
最大的旗县。同步落实搬迁后续扶持措施,根据搬迁户 门印发了《翁牛特旗关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积分奖励指
家庭劳动力情况,因户因人分类施策,确保实现有劳动 导意见(试行)》,在全旗 226 个嘎查村全面推行贫困户
能力家庭至少有 1 人稳定就业;弱劳动能力家庭通过 “积分”奖励模式,通过对贫困户在参与扶贫产业、孝老
产业带动、设置公益岗位就业,确保有稳定收入来源; 爱亲、门前卫生“四包”、政策知晓程度等方面的情况进
无劳动能力家庭进行综合兜底保障。 行评定积分,让群众带着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生
统筹推进各类行业扶贫。累计利用北京市及通州 活用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发放宣传收音机 15799
区两级帮扶资金 1.25 亿元,实施京蒙扶贫协作项目 台,将现行的教育、健康、危房改造、产业扶贫、易地扶
47 个,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 2497 户,带动 4480 名贫 贫搬迁等各项政策录入收音机,方便贫困户随时收听,
困人口人均增收 4000 元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 885 提高政策知晓度。■
个,带动 2200 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 2547 元。在护 (翁牛特旗扶贫办供稿)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