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理论版11期 印刷版 PDF
P. 44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运用中华文化提高国际话语权
陈方刘
话语权决定主导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不 策略是把本属于中西方之间文化差异的文化问题
仅建构存在,而且建构意义,当今世界国家之间文 转化为“姓社姓资”对立的意识形态问题,意图让西
化软实力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际话语权的较 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结成以意识形态划线的统一战
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 线。为了瓦解他们意图结成的以意识形态划线的统
位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但我国在 一战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
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 不同来阐释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从而把“姓社
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 姓资”对立的意识形态问题还原或者转化为中西方
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 文化差异的文化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让西方国家
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 接受中国的独特发展道路,也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
差”。因此,提高国际话语权成为新时代提升文化软 的独特魅力,甚至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中华优秀传
实力的一项重要任务。2021 年 5 月 31 日,习近平 统文化成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原因。2013
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
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其中第一
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 个“讲清楚”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 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
际话语权……”而在提升国际话语权上,中华文化 着自己的特色”。
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话语资源,而且可以坚定文化 例如,当前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客和学
自信,激发勇气和智慧。 者错误地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项事业实行“集中
统一”领导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对立起来。
通过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 为了避免中西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可以多
表达中国特色 向西方社会阐释中国之所以需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
一领导与中国大一统传统有密切关系,中国和西方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东欧剧 在这方面的差异并不是今天才有而是自古就存在,
变”“苏联解体”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 这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而文明是没有高低优
在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国际大背景下,有的西方 劣之分的,所以理应得到尊重而无可非议。事实上
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推行“颜色革命”的一个重要 也确实如此,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