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实践》立论版2018年6期
P. 11
要闻要论
现代化,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切 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
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 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 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于文化建设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 保护自然。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
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 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
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 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
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 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
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会发展进步的桎梏。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
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 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
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要立足中国, 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 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 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这个预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 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
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 学价值。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
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 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 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
社会建设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 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 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结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
《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主张, 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
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 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
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 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
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人民对美 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民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在无产阶
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 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
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 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
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 益”,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共产党要“在全世界
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 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 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要统揽伟大斗争、伟
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 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 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
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坚持真理、
2018 年第 6 期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