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5期
P. 4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5
转化力度。要加强统筹规划。研 的培养和选拔。灵活开展文化创 气、抵制歪风邪气的良好氛围,
究制定专门的农村牧区文化发展 意制作技能培训,有效扩大培训 为农村牧区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规划,建立积极参与的协调机制, 覆盖面。支持具备传统文化技能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农村
研究加快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具 的人员积极申报非遗传承人,参加 牧区思想文化阵地,开展社会主
体举措,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 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加快培育形成 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传递正
题,特别是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 民俗文化与产业结合的人才群体。 确的价值导向,宣传好身边的故
通过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促进 三要加强文化人才储备。建立文 事,传播出美德的力量。加强村
乡村文化振兴,打造具有文化特 化人才资源库,加大文化志愿者的 民自治管理。引导农牧民传承
色、地域风情、有文化产业支撑的 招募力度,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志 “好家风好家训”, 以“好家风”
新时代农村牧区。要加快开发利 愿服务品牌,建立一支管理规范的 带动“好村风”、引领“好乡风”,
用。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 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一批乡 教育广大农牧民遵守法纪、崇德
文化发展优势,对全盟多样的文化 土文化能人等。 向善,彻底铲除不良势力滋生的
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深度挖掘故事 (四)加大农村牧区文化活动 土壤,树起应有的“文化符号”。
内涵,加快文创产品研发,依托特 组织力度。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志 加强文明村镇创建。通过开展
色文化资源,将创意设计品牌向民 愿活动。定期组织文化志愿服务 “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等切实
俗文化延伸,加快转化为文化创意 人员及乡土文化能人下乡为乡镇 可行的举措,推开优秀文明村镇
产品,使文化资源由概念化到具体 文化站、嘎查村文化室开展送文 创建活动,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
化。要加大产业扶持。大力扶持 化下乡活动。积极举办特色文化 推荐评选各级文明村镇的重要指
龙头企业,培育文化品牌,吸纳优 群众活动。让群众在基层文化 标,使文明村镇成为弘扬乡风文
秀地区文化创意项目进入创新创 活动中唱主角,提倡利用传统节 明的重要阵地。加强先进典型选
业服务载体,落实政策资金支持, 日、农事活动,举办那达慕、冰雪 树。开展先进典型的选评工作,
促进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拓展文 节、五角枫艺术节等各类文体活 大力宣传本土色彩浓、经济效益
化产业价值空间。让文化元素亮 动。积极开展大众文化宣传活 好、带动能力强的个人、企业、合
起来、活起来,与生产生活紧密结 动。充分发挥旗、乡、村级博物 作社、工作室。对推动农村牧区
合起来,与市场衔接起来。 馆、文化站、文化室等公共文化 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
(三)加大农村牧区文化人才 设施的作用,设立具有地域特色 个人给予宣传表彰。支持妇联组
培养力度。加强农村牧区文化队 的文化展厅、展位,开展形式多 织引导妇女投身于文化创意产
伍建设,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 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对 业,推动形成支持文化建设和文
能人、文化名人的积极作用,重点 农村牧区民俗文化的认同。积极 化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
培养一批热爱农村牧区的工作者 开展文化产品营销活动。以各类 会环境。
队伍。一要充实基层文化队伍。 推介活动为平台,定期举办优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
明确基层文化站(室)工作人员的 文化创意产品的展览展示活动, 大报告中提出了“激发全民族
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通过社会招 加大宣传展示力度,拓展文化产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
募,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充实到基层 品宣传销售渠道,规划建设一批 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我
文化站(室)工作人员队伍中来。 能够彰显兴安盟浓郁的自然、人 们要树立文化自信,把握发展时
二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文化部 文特色的“特产店”和“文化创 机,借助创新的方式、采取灵活
门、职业学院和各类专业技能实训 意产品店”。 的手段,挖掘文化特质,不断推
基地开设民族手工艺专业或课程, (五)加大农村牧区乡风文明 动农村牧区文化发展,更多地满
加强传统工艺理论研究和民间制 推进力度。以乡风文明行动、新 足农村牧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作技能人才培养。人社部门将制 时代新型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 需求。■
作技能竞赛纳入技能竞赛类别,促 为抓手,着力提升农牧民文化修 (作者单位 :兴安盟委党校)
进民俗文化创意设计和制作人才 养,在农村牧区形成弘扬新风正 (责任编辑 / 王英楠)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