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5期
P. 1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5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关链接
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系统完整,深 2005 年 8 月 15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
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 近平同志来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进行考察,第
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 人们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
“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第一阶段:“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 第二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计”。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兴则 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明兴,生态好才能文明旺,国家美才能事业昌。我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财富,同时生态优势也
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要求我国 可以变成经济优势,从而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
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银山,实现发展和保护相统一。
就是要遵从自然生态演变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将
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统一起来,指出绿水青
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可调节、可维持的范围内。
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
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 财富。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
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 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 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关系,形成
一种共生关系。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人类发展活动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
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 方式、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产业绿色转型、
到大自然的报复。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尤其是工业 生活方式绿色转变,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
化进程中就曾发生过大量自然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 和经济社会效益。
污染事件,如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
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等,酿成了惨痛教训,敲响 四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了警钟。只有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我们才能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保
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与自然是生 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命共同体,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 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由“求温饱”转变为“盼环
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 保”,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诉
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求日益强烈,生态环境已成为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
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从广大人民群众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充分体现 切身利益来看待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发展观。长期以来, 人民性的集中体现。“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
受限于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对于 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习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 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的民生属性作出的科学论断。
认为发展与保护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经济发 要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
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加 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还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强环境保护就必须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习近平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象,让百姓吃得放心、
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住得安心,最终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