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托克旗创新实施“草原村播”工程,打破传统直播的单一功能局限,以“好物推广、文化展播、风光体验、故事集萃、记忆探微”五大矩阵为核心,从初期的以驻村干部试水直播带货升级为“参与主体多元、直播内容多样”的系统性工程。目前,“草原村播”已被注册为商标,建成综合直播基地1处、电商直播中心19个、直播间40个,吸引超3000名农牧民和直播爱好者深度参与,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超3380万元,成为联结农牧民与市场、文化与产业、治理与民生的数字纽带,为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注入强劲动能。
一、以“播”聚势,低门槛激活全民直播热情
坚持用系统思维搭建“草原村播”便捷参与通道,通过简化流程、分层培训、下沉资源等举措,让农牧民拿起手机就能轻松开播。从根源上激活全民直播的热情与活力,让“人人可播、人人愿播”成为现实。一是零壁垒准入破难题。针对农牧民数字技能短板,推出“分层培训+实操陪跑”模式:基础层开设“公益体验课”,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一对一”辅导,帮助农牧民快速“解锁”直播技能,为农畜产品出山、乡村特色推广插上“数字翅膀”;进阶层打造“主播训练营”,邀请专业导师系统传授进阶技能。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培训40余场次,覆盖4000余人次,培养出短视频播放总量突破900万的“放羊媳妇”等带货明星,带动300余户“乡村合伙人”增收致富。二是无差别扶持促公平。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将村播成效纳入乡村振兴综合评价范围,跨区域统筹调配直播基地、示范基地等资源,实行公共直播资源免费预约使用,为直播困难群体提供超10万元的设备支持;搭建社区残疾人手工坊,开辟“手工技艺变现+新兴业态就业助残”就业新路径,让资源扶持真正沉到基层、暖到心坎,为乡村数字经济均衡发展筑牢公平底色。三是简易化流程畅渠道。精简行政审批流程与产品选品环节,重点为企业及个人开店审批提供高效服务,同步助力本地名优特产品快速入网销售,编印《“草原村播”直播指南和运营规范》,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广泛发布招募信息,鼓励各界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社区推荐参与,目前已设立“草原村播”授权示范点10个,带动200余名主播驻场发展。
二、以“播”聚能,少干预夯实服务保障根基
全面厘清政府与市场的权责边界,政府既不缺位也不越位;企业既勇于创新突破又恪守市场规范,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协同互动格局,为“草原村播”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是搭平台不搞垄断。依托旗属融媒公司,构建“以播养播”机制,面向全国引进运营团队主攻流量变现与供应链管理,积极引入MCN机构、电商平台共建“草原村播”专区,促成与顺丰等物流企业合作,设立专属折扣通道(运费降低20%),明确不设排他条款,保障主播自主选择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有效释放市场活力。二是定规则不越边界。政府设定“真实推介”原则,对阿尔巴斯山羊肉等农畜产品实施“一品一码”全程溯源监管,对文化直播内容进行前置审核,尊重主播在销售策略、风格等方面的自主决策权。如乌兰吉林村农牧民通过“牛粪养草原”等乡土话语提升产品可信度,场均销售额突破2万元,实现规范管理与市场活力有机统一。三是优服务不增负担。开通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实现“草原村播”相关证照3个工作日内办结。运用大数据分析帮助农牧民根据订单需求精准调整种植养殖结构,让特色产业更加集聚。通过“云端解忧”等特色直播,权威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观看量超5000人次,评论互动200余条,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21个百分点,获网友赞誉“最贴心服务”。
三、以“播”聚心,多维度释放文化传播效能
积极推动“草原村播”与本土优秀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借助直播让草原物产的独特魅力、文化旅游的深厚底蕴、城市形象的鲜明特质实现多维“破圈传播”,实现“传播声量”与“价值变现”的双重跃升。一是让文化“活”起来。将草原文化元素深度融入直播实践,鄂尔多斯“乃日”沉浸式直播场均观众逾5000人,峰值达8000人,引发“心驰鄂托克”的强烈共鸣;非遗传承人直播展演皮画制作、蒙古族刺绣,使“指尖技艺”跃升为鲜明地域标签,网友赞誉“非遗瑰宝走向全国,文化自信真切可感”。二是让资源“火”起来。依托“云端牧歌”“文化遗址探秘”等直播,推动乌仁都西山等景点跃升为文旅新地标,游客量同比增长14.3%;“鄂托克文旅风光推荐”系列直播吸引游客15.51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2000万元,同比激增83%。三是让精神“扬”起来。以桃力民抗日根据地史实陈列馆、蒙西镇兵团知青展览馆等场所为依托,通过南京知青、老党员等直播讲述草原故事、红色历史,激活红色记忆与奋斗精神,直播中“为鄂托克喝彩”的热烈互动,让地域精神在代际传递中愈发鲜明。
四、以“播”聚力,全链条构建产业联动格局
始终锚定群众实际需求,以精准化服务打通参与过程中的痛点堵点,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产业增效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奔赴,形成“直播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民生”的良性联动格局。一是全面升级产品价值。聚焦阿尔巴斯山羊肉、鄂托克螺旋藻等核心产品,依托“牧场云游”直播全景呈现标准化养殖,推动名优特好物直供全国;木凯淖尔土鸡借力直播孵化100家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形成“订单驱动生产”模式。贴有“草原村播”标识的商品复购率达45%,溢价能力较普通产品高出21%,产品市场竞争力与附加值显著增强。二是全力打造文创IP。深挖地域特色与潮流元素,开发“云游草原”“阿白阿雪”“奋斗鸡多多”等文创IP及衍生产品,相关内容全网曝光量突破1800万次,实现文化传播力与市场消费力的高效转化。选拔评出10名城市星推官,“草原村播”话题播放量破7万,线上咨询量翻倍,成功建成区域文旅IP。三是全域提升服务体验。在优化服务设施与拓展服务渠道上多点发力,积极对接中欧班列资源,搭建跨境直播通道,整合景点信息、路线数据与语音讲解资源,建成覆盖全旗20个核心点位的智慧导览系统,升级道路标识47处并联动智慧交通,日均保障3000辆自驾车通行,游客消费增长带动沿线牧家乐营收翻番。实施牧区通信畅通工程,全旗偏远地区通信信号覆盖面达90%以上,受益群众超6000户,农牧民直播带货人均月增收超800元,数字红利直抵群众。
(作者: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