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在线读刊

辽上京遗址:民族交融的辉煌印记

2025年04月28日 10:26 来源:《实践》杂志2025年第5期 作者:王大方

  辽上京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东北地区最早建立的都城。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是我国北方古代文明的重要文物古迹。

  辽上京遗址的平面呈日字形,由皇城和汉城两部分组成,两城周长8800余米,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皇城位于北部,是契丹统治者居住区域,也是初筑的皇都。平面呈不规则六角形,周长约6400米,面积约2.9平方千米。按《辽史》记载有官署、寺院、作坊等建筑,大内有宫殿、门阙、仓库等建筑基址,在建筑群的中部有东西横街,把大内分成南北两枢密院。

  当时南北两枢密院实行北枢密院以国制治契丹、南枢密院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汉城位于南部,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区域。现在汉城与皇城已被沙里河水隔开。城内除设县衙外,还设有“回鹘营”“同文驿”“临潢驿”,以接待诸国使者。

  契丹人本是游牧部族,后学习吸收中原地区农耕技术,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南北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参考汉字创造了契丹文字。辽政权广泛学习吸收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有效地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辽政权的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普遍把说汉语、穿汉服的辽(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辽上京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作者单位:内蒙古文物学会)
责任编辑:张姝玥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