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新闻发布|夺时间、抢进度,内蒙古这样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20年04月17日 08:53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4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六十三次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整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自治区政府秘书长包振玉作主题发布。

 

 

自治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主发布词

 

  重大项目是全社会投资的重中之重,一头连着地方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群众民生福祉。2020年,全区计划实施重大项目3109个,其中产业发展项目830个、城镇基础设施项目378个、农林水利项目226个、能源项目294个、交通项目220个、社会事业项目460个、生态环保项目159个、物流基础设施项目64个、其他项目478个,总投资25790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059亿元。这些重大项目基本属于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和提升增长动能的建设领域。在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既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总体情况

 

  受疫情影响,春节后重大项目建设碰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每天都在加快,新建项目开工率明显提升,在建项目施工强度大幅提高,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是精准有序推进。系统梳理重大项目复工、重大项目开工、前期工作进度、突出问题破解、政策保障措施等清单,对开工复工、前期工作情况实行日调度、月盘点。截止目前,引绰济辽工程、呼和浩特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包头杉杉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等1063个重大项目开复工,其中新建项目开工269个,续建项目复工794个,计划总投资11424亿元,完成投资173亿元。到二季度末,还开复工集大高铁等一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河套学院新校区等一批社会民生重大项目,赤峰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工程等一批市政设施重大项目。农牧业方面2020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万亩,总投资36亿元;改造盐碱地12.2万亩,总投资2.48亿元;开展退耕还林还草15万亩,总投资2.1亿元;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60万亩,总投资17.95亿元;实施牧区现代化试点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7680万元。上半年重大项目开复工数将达到全年计划的87%。下半年,计划建设锡林浩特至太子城铁路、呼和浩特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呼伦贝尔阜丰公司50万吨氨基酸等重大项目,确保年内计划实施的重大项目应开尽开、应复尽复,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我们抢进度、赶时间、补损失,扎实做好征地拆迁、水电接入、用地用能、资金落实等工作,确保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比如伊利集团投资建设5个重大项目,规划投资总额1520亿元,带动至少3000亿元经济贡献值,直接带动20万人就业,间接带动60万人就业。其中,在巴彦淖尔市建设“伊利高端有机乳产业集群样板”项目,2020年完成20万亩土地流转和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15座社会化中小型合作牧场建设。在兴安盟建设“有机高端乳制品智能示范项目”,2020年完成四座万头牧场的建设。在呼伦贝尔市建设“伊利绿色智能示范应用”项目,2020年开工建设一座12000头规模奶牛养殖场和一座6000头规模奶牛养殖场。在通辽市建设“奶牛肉牛双产业链”项目,2020年完成万头牧场的选址和建设。在呼和浩特市建设“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2020年启动10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年产3万吨奶粉项目、日产1500吨液态奶项目、展示区项目、国家乳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落地。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等机遇,全力争取地方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加快下达投资计划,确保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建设上,尽早发挥作用。加快建立常态化政金企对接服务机制和在线平台推荐项目机制,在全区开展“网上招商月”活动,充分利用在线平台和线上资源,采用“不见面、云招商”等方式开展招商引资,中国中铁、中国邮储银行、中植集团、上海韵达货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陆续确定合作意向,目前全区签约重点项目186项,签约金额3079.68亿元,实现了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引资力度不减。其中,自治区政府与中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100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中植集团已经与通辽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正在与巴彦淖尔市和兴安盟就有关项目进行洽谈。

 

  三是创新管理服务。为进一步压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时间,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我们积极创新重大项目管理服务模式。3月初,自治区启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审批月”活动,相关部门实行专班化实体运作,集中一个月时间,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可能解决项目审批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能审尽审、能批尽批。目前,自治区投资在线审批平台受理4658个项目立项申请,完成审批核准备案4006个,涉及投资总额4290亿元。有关部门对17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第一时间出具了批文,计划总投资816.8亿元。为进一步压实责任,自治区建立重大项目厅级联席会议制度,分领域组建重大项目推进专项小组,专班专人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审批月”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将在跟踪问效、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巩固和扩大“审批月”活动成果,将应急工作转化为长效机制,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审批工作效率。

 

  二、下步安排

 

  随着天气回暖,我区将进入施工“黄金期”,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好力量,统筹好进度,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稳定有效投资,努力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把耽误的工期赶出来,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一是有力有序推动项目开复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恢复重大项目正常建设进度,确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在建项目,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保障防疫物资需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运输、原材料供应等困难。对新建项目,抓紧推进项目可研、征地动迁、市政配套等前期工作,畅通审批绿色通道,落实开工建设条件。

 

  二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扩大“审批月”活动成效,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服务,运用好重大项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压实各领域重大项目推进专项小组职责,组织开展好疏解治理投资堵点等工作,不断提升营商便利度。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隐性障碍,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国家重大战略及补短板领域项目。

 

  三是完善项目储备和实施机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谋划一批符合中央政策取向、符合我区发展阶段、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不断充实重大项目储备库,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加强资源要素统筹,突出要素安排和项目需求精准匹配,强化“资金跟着项目走、土地跟着项目走、能耗跟着项目走”导向,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领域集中,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稳定和增强社会投资预期。进一步加强预期管理,做好稳投资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振市场主体长期投资经营信心。建立健全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政府制定实施涉企政策时,要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建立政策全流程评估制度,完善已出台政策调整机制,对确需调整的政策提前向社会释放信号,设置合理过渡期,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责任编辑:宝鹿尔其其格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