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到人民中间去

扎根生活沃土 服务人民群众

2019年12月06日 10:57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李树榕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回信中,高度赞扬乌兰牧骑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充分肯定乌兰牧骑是“为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殷切希望乌兰牧骑继续创作更多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其精神要义是引导鼓励艺术家们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多年来,在内蒙古人民心里,“乌兰牧骑”是一种“轻骑兵”性质的文艺团体,更是当今亟需弘扬的一种艺术精神——“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群众”的精神,即乌兰牧骑精神。

  内蒙古为什么是乌兰牧骑的诞生地?因为乌兰牧骑的文化根脉深植于优秀草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之中。踏踏实实跟党走、无怨无悔赴基层、一心一意谋服务、勤勤恳恳做贡献,就是乌兰牧骑队员的初心。为了把欢乐、文明、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进每一顶蒙古包、每一个边防哨卡,乌兰牧骑队员做出的努力和奉献令人感动。

  “扎根生活沃土”就是要求艺术家关注现实生活、深入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引领现实生活。“服务基层群众”,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命题,哪里有人群,那里就有问题,哪里有问题,哪里就需要服务。艺术家只有能在艺术创作中“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反映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服务才能落到实处。

  60年前,乌兰牧骑是文艺宣传队,也是文化工作队,既要为基层牧民群众送演出、送图书、送科技、送医疗,还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今天,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乌兰牧骑队员要“下得去”,乌兰牧骑精神能“传得开”,是有其社会问题针对性和巨大的现实意义的。

  2019年9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其中第三条就是“乌兰牧骑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具备先进性、群众性、民族性、时代性,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的文艺工作队。”这就为乌兰牧骑发展前景确立了鲜明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进而使队员们深入基层生活、关注现实生活、引领精神生活、不断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作品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保障。然而,任何条例的实施都是需要过程的,普及更需要下大气力。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任务仍然是进一步深化文艺领域的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乌兰牧骑作为文化现象是出现在内蒙古的,无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昂扬的红色文化,作为根脉,足以滋润乌兰牧骑精神发扬光大,惠泽乌兰牧骑事业长足发展。这种超越地域性、超越民族性的力量,定能助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建构。

责任编辑:李桂荣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