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前旗:“五个振兴”描绘乡村新蓝图

2021-08-03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贺心欣

分享: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近年来,兴安盟科右前旗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集聚新要素、激发新动能,蹚出了一条具有科右前旗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科右前旗生态环境优美,四季如画。(摄影:韩双龙)

 

  “产业振兴” 撬动乡村振兴“新活力”

 

  “我们嘎查有85农户种植中草药,每户增收1万元到2万元之间,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种植中草药实现脱贫,乘索伦北药都发展东风,老百姓的中草药不愁卖,村集体经济也逐年增收。”面对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喜人态势,科右前旗索伦镇联丰嘎查党支部书记巩立伟自豪地说。

 

  索伦发挥林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着力打造“北药都 索伦城”这一亮丽名片,联丰嘎查抢抓发展机遇,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禀赋和传统优势,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我家养的都是新改良的‘桃合木牛犊’,最大的5个多月,最小的只有2个月大,平均每头牛犊售价在1.4万元,因为品种好,即便是价位高大家也都抢着买。”说起2021年的牛产业收入,科右前旗桃合木苏木乌申一合嘎查牧业大户张长江笑得合不拢嘴。桃合木苏木政府邀请畜牧专家对张长江家西门塔尔牛进行了改良,培育出了“桃合木牛”,牛犊个个品质好,卖的价位也高,2020年他家牛产业总收入比2019年高出4万余元。

 

  桃合木苏木是科右前旗牧业主产区之一,畜牧业是当地支柱型产业。近年来,桃合木苏木党委、政府积极转变传统牛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肉牛改良,着力打造地区肉牛品牌。2019年5月,苏木政府牵头,从海外引进1500支海福特牛冻精,邀请盟、旗两级畜牧站专业技术人员,对当地170头西门塔尔母牛进行人工冷配,改良培育出的“桃合木牛”比普通肉牛市场价高,拓宽了牧民增收渠道,让牧民看见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科右前旗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五大产业园区”为抓手、“八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两米两牛”为突破口,建设了红心绿色智慧农业等5个科技示范园区,持续巩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成果,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努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推动全旗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1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5万亩,预计粮食产量突破26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540万头只以上。在“做强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的推动下,科右前旗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工业经济持续振兴。伊利奶制品加工厂、华西希望集团3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蒙佳粮油集团、兴安盟中药养生文化园项目、荷丰糖业、草原天鸿……一批批有规模、有产能的企业建成投产,落地生根。蒙佳粮油集团被列为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荷丰糖业、爱放牧、草原盛业等11家企业被列为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森淼水产、北峰岭面粉、稼禾农业、阿润苏奶制品等11家企业被列为盟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文化振兴” 铸牢乡村振兴“思想魂”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科右前旗紧紧围绕“提高农牧民思想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以文明村镇创建为着力点,以新时代农牧民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持续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力度,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全面提升农村牧区社会文明程度,打通农牧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最后一公里”。

 

  一大早,科右前旗俄体镇双胜村村民李德兰夫妻俩就开始忙活起来,清扫房前屋后的灰尘、垃圾,你一铲、我一锹,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我把自家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但住着舒服,还能得积分,用积分到超市换点米面。”2020年,李德兰在全村村规民约积分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每当说到这时,她就喜笑颜开。

 

  2019年开始,俄体镇双胜村因地制宜把村规民约的制定、推广、遵守、约束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往实里走的方式方法,通过念好“议、帮、带、奖、罚”五字经,让村规民约成为全体村民积极践行文明的行为准则,通过“三带”,采取“月检查、季评分、年兑现”的评比办法,细化量化各项考核评分标准,每年年终根据各户积分情况,给予不同面值的“代金券”奖励。双胜村在村规民约积分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捧乡风文明新风尚,全村由内而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双胜村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首批21个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右前旗大力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牧民精神风貌,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凝心聚魂。持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开展了“戏曲进乡村”“唱起草原的歌”等文化惠民活动和“百团千场下基层”慰问及惠民演出活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完成《科尔沁右翼前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编撰工作,荣获了2020年度博鳌国际旅游奖年度非遗创新奖。

 

科右前旗持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摄影:韩双龙)

 

  “生态振兴” 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道路干净整洁、房屋整齐有序、生活幸福温馨……初夏时节,走进科右前旗居力很镇各村,百花齐开的美景与新农村景色遥相呼应,令人心旷神怡。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美丽宜居的环境中更好地生活,居力很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垃圾、厕所、风貌“三大革命”为切入点,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全民动手,美化家园,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天更蓝、水更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旧貌换新,用美景延续乡愁;变中生新,接续乡村振兴脉络,一个又一个村庄华丽变身,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一直以来,科右前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生态立乡为引领,打造“高颜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重拳”整治农村牧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扔、乱倒,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探索物业化管理模式,构建人居环境管理机制,实现物业化管理全覆盖。遵循“生态优先、规划先导”原则,突出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综合治理,全力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建立起“种养结合、牧旅融合、生态循环”的发展机制,美丽、生态、智慧农牧业蓬勃发展。依托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提升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坚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利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列支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使农村农田水利、电网、道路等生产条件更加健全,文体活动场所、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争鲜斗艳“高颜值”美景风光无限。(摄影:韩双龙)

 

  “组织振兴”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碧桂园社区创新服务,进一步推动‘让党支部建在小区上、让智慧服务沉到家门口’,用党建引领智慧社区基层治理,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面对期待和愿景,科右前旗碧桂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包圆圆坚定地说。

 

  科右前旗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乡村组织振兴全面推动,农村牧区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已逐渐完善,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深入挖掘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充分发挥乡贤引领示范、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的重要作用,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科右前旗边疆安宁工程,红色堡垒先锋队、“草原110”骑巡护边队、夕阳红老年联防队、“守望草原”协会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如火如荼,“边放牧边巡视、边看护边搜集”双管齐下模式使草原治安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实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成以乡直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各个牧包为点,乡所在地主要道路监控为线,报警网络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的技防监控网络,成功打造了智慧村屯。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实现法治宣传常态化、全覆盖。

 

科右前旗各单位纷纷来到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兴安农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摄影:韩双龙)

 

  “人才振兴” 挺起乡村振兴“硬脊梁”

 

  “我作为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带领村民找项目,发展产业,帮助村民早日实现小康生活。”科右前旗科尔沁镇远新村副主任谭景文如是说。近年来,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党支部充分挖掘农村乡土人才资源,积极引导乡土人才服务基层,带动发展产业,拓宽致富路子,为助推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在科右前旗还有许多像谭景文一样,通过党支部的培养,参加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基层实践锻炼,提升了致富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拓宽了发展思路。

 

  近年来,科右前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着力提高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水平,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面深化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持续实施基层人才培训项目,2020年全年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218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再就业4761人。鼓励农村牧区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充分发挥科右前旗双创产业园创业载体作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城市企业家、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农村牧区创新创业,大力支持“城归”群体和外出农牧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切实带动农村牧区全面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科右前旗札萨克图公园内,居民们载歌载舞,五彩灯光,熙攘人流,繁花似锦……科右前旗已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正朝着高颜值、高品质、高水准的幸福生活大步迈进。

 

  (作者单位: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柔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