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鄂尔多斯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19-04-15        来源:实践        作者:盖志毅 乌日汗

  2018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我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地表径流稀少,土壤瘠薄,植被稀疏,生态条件较为不利。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久久为功,鄂尔多斯市先后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荣誉称号。鄂尔多斯市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弹奏出一曲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华彩乐章。 

  一是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修复。2017年,全市森林总面积2.32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26.7%,超出全国和全区的平均水平,实现森林资源总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同年,全市草原面积和草原植被综合盖度继续增加,草原面积达到9785.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8739.1万亩,占89%,草群平均高度由过去的15厘米左右提高到35厘米左右。全市平均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0%。除此之外,中心城区绿化面积不断扩大,覆盖率达到42.07%,绿地率达到36.48%。湖泊、湿地面积基本稳定,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加大,全市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气候条件明显改善,降雨量呈逐年增多之势,沙尘天气从过去每年几十次减少到现在零星数次。2017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12天,PM2.5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随着植被和气候条件的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许多动植物重新回到鄂尔多斯大地。库布其沙漠从过去的寸草不生、飞鸟绝迹,发展到现在有生物种类530多种。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鄂尔多斯境内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5%,沙害基本消失,已经很难看到百亩大的明沙。最大的一块是5000亩的乌兰木伦沙山,是鄂尔多斯市有意识保存下来的自然景观。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农田、林地和草场,成为希望的田野。联合国荒漠防治化组织总干事对此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毛乌素沙漠治理的实践,做出了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库布其沙漠的整体治理,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截至目前,治理总面积达646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昔日肆意流动的沙漠被绿色长龙缚住,开始静躺安卧。沙漠过去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输入泥沙1.6亿吨,如今输入的泥沙减少八成。同时,沙草产业蓬勃兴起,基本形成以防沙治沙和沙漠种养、原料基地、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生态发电等为主的涉沙产业体系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市参与治沙企业达80多家,林沙产值达44.5亿元。 

  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清洁生产、低碳循环渐成主流。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足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持续上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绿色矿山比例不断增加。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防污治污效果显著,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四是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鄂尔多斯市不断提高生态文明考核比重,已占到各级党政绩效考核比重的12%以上。同时,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和监管制度、创新水资源管理和监管制度、创新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五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库布其沙漠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沙退绿进的历史性转变,彰显了誓将黄龙变绿洲的坚定决心,创造出世界荒漠化治理的一大奇迹。201886日,新华社刊发评论指出,库布其沙漠治理,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在大漠深处筑起一座改天换地的精神丰碑。鄂尔多斯企业家对生态建设的高度责任感与担当作为,成为鄂尔多斯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各类企业参与到生态建设中,亿利资源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伊泰集团等企业带头推进,实现了鄂尔多斯生态治理的快速发展。从1998年开始,亿利集团公益性生态建设累计投资30多亿元,产业投资300多亿元,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能、生态工业六位一体沙漠生态产业体系,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 

  鄂尔多斯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模式,开辟了一条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崭新途径,成为中国西部生态治理模式的典范。其基本经验有: 

  一是登高望远,把解放思想和更新理念相结合。运用辩证思维,坚决冲破一切妨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生态文明建设的条条框框,从那些与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和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用科学正确的理念指导行动。 

  二是与时俱进,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结合。建设包头鄂尔多斯沿黄河生态绿化带工程、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黄河生态带,共同建立呼包鄂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监管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污染防治会商和协调处理机制、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推进国际交流,与全球生态建设接轨,获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举办权,通过并发布了《鄂尔多斯宣言》,举行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等多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重大会议论坛,不断引进外资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与开发。 

  三是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建设中,政府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企业作为推动生态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起着带头和示范作用。亿利资源集团通过PPP模式,采用政府政策性支持、农牧民土地入股、企业商业行动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生态+生意的商业模式。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生态建设的参与者,又是最有力的监督者。政府的有形之手、市场的无形之手和社会的自治之手,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生态建设的主体。 

  四是立柱架梁,严格制度和严密法治相结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的要求,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制度和法治保障的道路上求真务实,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推进绿色发展。 

  (作者系北宸智库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