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赤峰市专场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2019年09月11日 11:11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

  记者: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赤峰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请问,赤峰市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赤峰市副市长生效友:赤峰紧邻京津冀地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赤峰必须肩负起的政治责任、历史使命。7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现有森林面积4540万亩,增加3860万亩,森林覆被率35.7%,提高了30.5个百分点,沙化面积由4010万亩减少到2830万亩。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域绿化等工程,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230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724.7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38万亩。同步推进了百万亩人工种草、百万亩高效丰产经济林等“六个百万亩”基地建设。二是大力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全面落实草原基本经营制度、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加快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三是科学推进防沙治沙。采取“先造后补”“合同制”等方式,让林场专业队、绿化公司和农牧民群众多方参与,取得了“总体遏制,局部改善”的成效。四是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出台了《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条例》等系列制度文件,织密了全市生态保护“制度网”。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记者:赤峰市的贫困人口在全区占比最大。现在离2020年越来越近了,请问赤峰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宪东:党的十八大以来,赤峰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46.8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5.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2.12%下降到了1.48%。2017年林西县在全区率先退出国贫县序列,2018年我市又有5个旗县区退出贫困旗县序列。2019年5月,获批西部地区首个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短短几年的时间,赤峰市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明显提升,到今年年底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我们有充分的把握和十足的信心。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工作的意见》等24个制度文件,实行了书记、市长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制,抽调精兵强将向10个贫困旗县派驻推进组,向127个苏木乡镇派出工作队长,组成18个专项工作推进组集中攻坚。实行了市委常委包联督导贫困旗县、旗县区委常委包联重点贫困苏木乡镇制度,并成立市委巡回检查组,开展“四不两直”式常态化巡查,有力推动了压力传导、责任落实。

  二是高度聚焦脱贫目标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整合各类扶贫资金近400亿元,重点用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两不愁”方面,加大投入推进供水工程建设改造,947个嘎查村饮水问题彻底解决。“三保障”方面,集中实施了贫困户危房改造攻坚,扶贫领域住房不达标的问题彻底销号。制定出台了健康扶贫22条指导意见,较好实现了贫困患者有保障、医保基金能兜底、政府财力可承受、健康扶贫可持续的目标。

  三是强化产业扶贫支撑作用。重点培育了设施农业、笤帚苗、黑毛驴等六大特色扶贫产业,各旗县区均形成了2至3个优势扶贫产业。全市建成扶贫产业园区38个,覆盖嘎查村655个、贫困户3万户7.1万人,实现了贫困人口产业扶贫全覆盖。

  四是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地区。市级层面,针对全市唯一的深度贫困旗县巴林左旗,连续两年出台意见,拿出70条扶持措施,相关领域项目、资金安排占到了全市20%以上。2018年,巴林左旗贫困人口净减少1466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45%。旗县区层面,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向32个深度贫困苏木乡镇、220个重点贫困村倾斜,集中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这个“硬堡垒”。

  下一步,赤峰市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确保彻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赤峰广大群众在通往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不掉队。

  记者:我们了解到,赤峰市明年即将跨入高铁时代。请简要介绍一下赤峰市交通发展变化情况。 

  赤峰市副市长黄国文:赤峰市区位优越,是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是自治区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70年来,赤峰市始终坚持交通先行理念,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疆达海的立体化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公路方面,总里程达到2.7万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36.2倍,新增高速公路643公里,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乡乡通等级公路、村村通油路,整体成网、区域成环的“六横八纵”路网主骨架全面构建。

  铁路方面,全市铁路营运里程已达1101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8.7倍。2020年7月1日,赤峰高铁将建成通车,届时将全面融入到北京、沈阳2小时经济圈。

  航空方面,现已开通国内航线14条,旅客年吞吐量近200万人次,正在建设的赤峰玉龙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年可吞吐旅客500万人次。同时,启动了林西支线机场、克旗乌兰布统通用机场等8个通用机场建设项目,3年内将全部通航。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赤峰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赤峰推动工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赤峰市副市长黄国文:一是实施“飞地经济”战略,全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集中力量打造占地129平方公里的赤峰市高新技术园区,围绕“一区四园”产业功能定位,重点发展有色冶炼、电子信息、医药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出台了“飞地经济”政策,有效推动了全市工业项目向高新区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二是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全力提升工业经济内生动力。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通过技术改造、引联重组等方式,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中出台了支持电子信息、医药产业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推动生物制药、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蓄势破题。第三,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政府推动作用,集中力量推动赤峰高新区晋升国新区,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园等创新发展平台。目前,赤峰高新区拥有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62家,建立研发中心20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试点基地12家。

   记者:我想了解一下,赤峰市当前的医疗卫生状况,以及在改善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赤峰市副市长李艳茹:70年来,赤峰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个、532人,增加到现在的4764个、25898人。全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6.9张、2.87人、2.76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人均预期寿命76岁,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41岁。围绕满足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期盼,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预防。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69元,服务项目增加到12类45项。切实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12个旗县区疾控中心疾病监测、检测能力完全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市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后,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会大幅提升。

  二是抓医疗。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四级优质高效医疗服务网络全面构筑,每个旗县区都有一所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实施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造提升工程,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传染病防治医院和中心血站等项目将陆续投入使用。2019年,全区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蒙东第一台PET-CT相继落户赤峰,全区东部区域医疗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加大医疗人才培养力度,出台了《赤峰市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三是抓保障。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市参保人数始终保持在常住人口的95%以上。深入推进京蒙扶贫协作,使赤峰人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代表国家水平的医疗服务,降低群众就医看病成本。

  记者:赤峰历来都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是内蒙古的教育大市,特别是基础教育始终在全区名列前茅。请问,近年来,赤峰市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赤峰市副市长生效友:经过70年不懈努力,赤峰市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打赢“双高普九”攻坚战,率先完成“两基”达标,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到1551所,教职工6.5万人,在校生64万人,成为全区第一教育大市、基础教育强市。

  一是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20%,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亿元,全学段生均教育事业费近1.5万元。投资近70亿元,实施了全面改薄、农村牧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等系列重大工程,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00所。

  二是坚定不移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了初升高“五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阳光入学、阳光分班,实行幼儿园划片招生、摇号入园。实施高中带动战略,推动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同时,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是多措并举提高教育质量。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开展“卓越校长、品牌学校”及教师能力提升建设等五大行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目前,小初高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分别达到74%、88%和99%。

责任编辑:赵双喜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