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美丽的西桥 多彩的产业

2019年08月26日 09:43 来源:赤峰日报 作者:张启民、马文基

   7月28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共同遴选出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榜上有名,成为自治区9个入选村落之一。这是西桥镇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硕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近年来,为切实加快全镇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引擎,西桥镇依托区域位置和资源优势,谋划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及特色种植、生态林果、畜禽养殖、粮贸物流和乡村旅游五大富民产业,着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镇多彩多元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做优设施农业区,推动传统农业提质增效。西桥镇作为喀喇沁旗农业大镇,土地资源丰富,以种植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为主,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万吨以上,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该镇积极谋划,在东部平川地区大力发展以种植硬果番茄为主的设施农业,积极开展订单式农业,产品销往上海、浙江、武汉等多个省市,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镇设施农业面积已达3000亩。该镇还注重发展特色种植,依托赤峰茂恒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种植糯高粱4.2万亩,亩均收入超2000元;发展种植高钙菜1700亩,亩均收入达1万元。今年,该镇在种植大豆6000亩的同时,又在草地梁、东土城子、西桥、恩州等村发展甘蓝、芹菜、菠菜、香菜等大地蔬菜5000亩,预计亩均收入达8000元,形成了分布合理、多元推进的农业产业格局。

  做精生态林果产业区,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为提升林果产业效益,该镇立足传统林果种植基础,多次组织人员赴周边旗县学习考察,最终确定寒富苹果、新苹红苹果、寒红梨、安国梨、苹果梨等品种作为适合本地气候的主打果树品种,并通过优选品种、科学种植、立体覆盖等措施,积极提高全镇林果产业区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镇发展苹果、梨等经济林面积达10000亩,坐果面积4200亩,亩均收入达4000元。

  做强畜禽养殖业,助推“大户小区”模式落地。该镇持续提升赤峰茂恒种植专业合作社、赤峰市北虹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小区养殖转变。

  全镇累计建设完成养殖小区19个、规模养殖场15处,辐射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户就业创业。以“大户小区”为主要模式,在两间房、新窝铺、东土城子等村新建肉鸭养殖小区三处5万平方米,年出栏肉鸭125万只,全镇畜牧业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做优做强粮贸物流,着力打造产业集群。该镇依托陆续建设完成的国家粮食储备库恩州分库、汇全通米业、浩源粮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大型粮食储备企业,建设粗粮加工生产线8条,实现年收储流通粮食78万吨,就地安置劳动力200余人。同时着力加快豆片、粉条品牌化产业发展进程,该镇通过发展豆片、粉条加工产业,发展壮大近百家豆片、粉条加工作坊,有力地带动了马铃薯规模种植,打造了远近闻名的豆片产品。

  做新乡村旅游区,着力打造参与体验式旅游新业态。该镇以雷营子村为中心,建设完成了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大食堂、接待中心、开心农场、真人野战俱乐部、乡贤馆、水上舞台等旅游项目,成立了好客雷营子旅游公司,完成了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民宿和农家乐39家,基本形成了以“乡村旅游+党的建设+文化古迹+亲子体验+竞技比赛”的乡村旅游体系,全镇300余户农户通过旅游及配套服务,户均增收3000元。雷营子村先后被国家相关部委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监测村、全国人居环境保障基本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生态文化村。(记者 张启民 特约通讯员 马文基)

责任编辑:赵双喜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