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如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2023年12月13日 16:47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加快推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总体方案(2023-2025年)》落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指导各盟市组织自治区80个旗县(市)编制了县城“一县一策”建设方案。

  聚焦县城功能定位分类错位发展

  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秉持因城施策、突出特色、强化功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牧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加快发展城市化地区县城。支持城市服务型县城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功能特别是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疏解转移。发挥县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和装备技术迭代升级,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形成若干支撑“两个基地”建设的重要支点。杭锦旗落实自治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城镇化建设战略部署中的城市化县城主体功能定位,坚持产业培育带动,提升县域集聚发展能力,打造天然气生产及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依托资源储备确保液化天然气增产稳产,加大对天然气综合利用的研究推广,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严格遵循天然气利用政策,稳步推进天然气生产及综合利用规模,以中石化天然气膜分离提氦项目为依托,推动BOG提氦持续增产扩能,着力打造全国氦气生产示范基地。

  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推动集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挥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三农”、吸纳转移人口功能,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增强服务城市功能,建设“菜篮子”、“奶罐”基地。发展都市型农业、节水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城乡一体化仓储物流、金融、科技、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适宜番茄、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种植地区,以龙头企业及特色小镇为支撑,加强与周边地区联营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规模及市场占有率。五原县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锄禾现代农业示范园”等20个现代农业园区。结合五原优质的农业资源,大力提升优质果蔬的种植面积及产品质量,建设黄柿子、麒麟西瓜、甜瓜、番茄等优质果蔬种植基地,打造供应呼包鄂、京津冀乃至全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绿色果蔬输出基地,推进农商对接、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研究确定了重大项目建设清单,包含各乡镇果蔬产业建设项目、各乡镇钢架拱棚园区建设项目、五原县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生产发展建设项目、花菇生产加工建设项目、五原县黄柿子产业化建设项目等。

  有序发展生态功能型县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开展碳汇林、碳汇草原试点,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的适宜产业,建设城市“后花园”,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实施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水源涵养、防沙治沙等项目,继续推进“绿进沙退”工程建设,支持发展生态治理、文化旅游,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支持边境县城强化信息化戍边、优化配套公共服务布局,增强守边固边能力。牙克石市以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为主体,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文旅产业全域全季全业发展示范区。以牙克石市绿建森林康养建设、凤凰山滑雪场(国家级滑雪度假地核心区)提升改造等项目为抓手,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不影响主体功能的适宜产业。倡导A级景区、星级饭店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项目,从饮食、垃圾等多角度、全覆盖到旅游目的地及相关各环节中。

  下一步推动县城城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总体上看,我区县城存在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产业集群集聚能力较差、城镇配套功能还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等问题。下一步将重点从5个方面发力。

  一是积极提升产业带动,增强城镇集聚能力。以巩固提升“两个基地”为抓手、“三区三线”为遵循、保障“四个安全”为底线,因城施策,积极探索当地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体现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培育优质农畜产品,建设产品输出基地。发挥好农牧业优势,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夯实运行基础支撑。着力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努力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在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推进老化管网改造、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数字化改造等方面提升,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打造功能完备的新型城镇。四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着力办好民生实事。逐步优化健全医疗卫生设施,推进县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持续深化医联体建设。完善教育设施,全力办好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水平提升、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改善养老托育设施。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能力,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发展文旅事业,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坚决扛起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落实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强化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持之以恒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践全媒体记者 王婷)
责任编辑:崔致瑄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