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草原讲述新故事

2020年08月06日 09:1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无边的大草原,茫茫的戈壁滩,巍峨的兴安岭……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然而,贫困与生态脆弱高度耦合制约着这里的发展。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深情寄语:“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我国北方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内蒙古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破题,生态账越算越细,经济发展新逻辑愈发鲜明。如今,内蒙古正倾力“治山理水”,讲述着生态价值日益“显山露水”的新故事。

 

  变拼资源为吃“生态饭”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前往阿尔山市视察。在途中,他感叹“阿尔山自然风光四季都很美”,特别是那句“阿尔山的旅游业一定会火起来”让当地百姓备受鼓舞。

 

  2019年4月18日,内蒙古发布公告,阿尔山等1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市)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如今,总书记牵挂的阿尔山旅游火了,百姓富了。

 

  “放下锯子当导游,放下斧头搞养殖。四方宾客看不够,致富路上不用愁。”阿尔山市白狼镇林俗村村口的这几句标语,是当地百姓通过旅游产业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

 

  于久江是白狼林业局的林业工人,阿尔山旅游火了以后,他赶起了马车,开起了“林家乐”,真正是“放下斧头当上了导游”。“以前是‘油锯一响、黄金万两’,现在是‘保护森林、价值更高’。”于久江说。

 

  如今的大兴安岭林区,榛果、蓝莓、药材、冬季旅游……林下资源变成了财富,“砍树人”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冰雪旅游的导游和绿色食品的推销员。

 

  这几天,白狼镇林俗休闲村庄建设工程正在对村内50栋房屋及院落进行改造,改造工程依据白狼几十年的发展特点,按照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的不同风格打造5类房屋,使游客能够体验不同年代白狼林区的生产生活特色。林俗村党支部书记邵孔胜介绍,改造完的林俗村不仅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休闲度假的场所。“该项目建成后,将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以‘管家’的形式负责提供餐饮住宿等一系列服务,带动就业,运营获得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推动扶贫工作发展。”邵孔胜说。

 

  走进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琳琅满目的桦树皮画、木制工艺品和土特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如今,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多,讲好文化故事、做好非遗传承、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公司负责人谢彩云说。

 

  “我来这边已经快两年了,通过老师手把手教学,现在一个月能收入上千元,最多的一个月挣了3000多元呢。”已经摘掉贫困“帽子”的白英格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白英格的爱人身体残疾,家里还有上学的孩子,来到公司打工后,家里的生活条件一步步改善了不少。“现在家里也有了存款,过两天打算领着孩子出去旅游,让孩子长长见识,让爱人也散散心。”白英格说。

 

  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政府批准的精准脱贫产业基地。2016年,当地政府整合“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85万元,以“合作社+贫困户+企业”模式入股公司,并折股分给45户6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又增加贫困户13户23人。分红之余,公司还开展桦树皮画制作培训,为想就业的贫困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参与培训的贫困户达50余人。

 

  近年来,阿尔山市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金钥匙”,推行“边贸+旅游+扶贫”模式、“旅游专列+扶贫帮困”模式、“全域旅游+五小经济”模式,以发展家庭宾馆、农家乐、林家乐为主体,带动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餐饮服务业、乡村运输业等业态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普惠效应和富民效应。目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从2013年的11829人增长到1.4万余人,仅2019年,全市旅游收入就达到了60亿元,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用产业链串联致富链 

 

  上午10时多,阳光温柔地洒在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几座蒙古包依次排开,袅袅炊烟直插云端。经营牧家乐的乌云达来开始为几名入住的游客熬制奶茶。随着草原生态好转,乌云达来的牧家乐迎来了经营旺季。

 

  在经营牧家乐前,乌云达来一家以放马、放羊为生。如今草原美了、游人多了,游客来他家骑马赛马、品尝蒙餐,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乌兰毛都草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近年来,乌兰毛都苏木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积极保护好草原的自然生态,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加快草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各族群众转变观念,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依托草原美景和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乌云达来一家发展草原牧家乐,制作传统奶制品,和牧民邻居一起通过网络向外界推介家乡美景美食。“今年,我还争取到了政府扶持,正在建设奶制品加工厂,扩大奶制品的制作规模。”乌云达来说。

 

  仲夏时节,绿野荡漾。站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1500亩沙棘苗木基地的沙丘上,举目远眺,满满绿色尽收眼底,成片的沙棘、柠条等多个树种错落有致,层层新绿随风摇曳,犹如一条绿色长城。

 

  “过去,风吹沙起,一夜之间庄稼地就成了沙窝。”护林员白吉林白乙拉在沙丘上巡视着整片树林说,“造林之后,这些沙棘、柠条长势很好,即使刮风,沙土也压不住周边的农田和房屋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好生态带给我们的好生活。”

 

  白吉林白乙拉一家5口人,两个孩子上学,母亲患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6月,他成为护林员,每天巡查生态林,把林子的变化和问题记录到护林日记里,一年可以有1万元的收入。他还享受国家政策,从原来盐碱地的老屋移民搬迁至新居,家里大学生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有了医保的母亲住院可享受90%的报销比例,为家里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同时,在“减羊增牛”和“粮改饲”政策引导下,白吉林白乙拉利用扶贫补贴资金购买了基础母牛,发展肉牛产业,家里养了10头牛。

 

  白吉林白乙拉的妻子刘孟兰2017年开始学习刺绣,参加过政府举办的几次培训,现已成为“一级绣娘”。3年来,刘孟兰仅刺绣一项收入就达4万多元,真正从绣花针里找到了致富之道,实现了足不出户增产增收。

 

  如今的白吉林白乙拉种着地、养着牛、当着护林员,房子宽敞明亮,孩子大学毕业。他顺利脱贫,过上了吃穿不愁、住房教育医疗都有保障的好日子。

 

  近年来,在中宣部等单位的帮扶下,科右中旗厘清发展思路: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累计完成柠条、沙棘栽植面积4.85万亩,聘用1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护林员。截至2019年,该旗沙化土地面积由610万亩缩减至7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如今的18.0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63%。全旗肉牛存栏从2018年的23万头迅速增加到如今的30.9万头。在肉牛主导产业的拉动下,全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9700元提高到如今的10835元。全旗接待旅游人数149.9万人次,实现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26%以上。

 

  如今,甩掉了国家级贫困旗的“穷帽子”,科右中旗委书记白云海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我们将全力经营好绿色资源,想方设法让‘山水变金银’的幸福路越走越宽阔。”

  

  用治沙增绿换来致富增收 

 

  入夏,去往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的路上,远远望去,沙丘披绿,沙柳婀娜。昔日黄沙漫无际,如今林茂鸟知归。经过50年的嬗变,乌审召俨然变成了一幅美丽的沙海画卷。

 

  从乌审召镇驱车行走30多公里,来到布日都嘎查查干陶勒盖牧业社,走进造林大户吉日嘎拉图家,主人热情地招呼着,14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房子,现代化的时尚新家居,厨房餐厅卫生间一应俱全,让人真切感受到了新时代牧民的幸福生活。

 

  说起治沙造林,吉日嘎拉图非常兴奋:“现在的好生活全靠党的好政策,也是宝日勒岱书记等父辈们给我们造的福。我的新房是去年盖的,经过40多年的奋斗,现在有1.4万亩草场,养着200多只羊、100多头牛,忙里偷闲收割沙柳,在长庆油田打打工,一年下来能收入十五六万元。”

 

  20世纪50年代初,吉日嘎拉图就和父母在这里生活,过去住的房子被沙子包围,风沙肆虐,放学回到家时,家门经常被沙子埋住,得先扒开沙子才能进家。那个年代,虽说自家有近万亩草场,但一多半几乎寸草不生。当时他家里仅养的3头牛,因自己家的草场没草,要租别人的草场喂。吉日嘎拉图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草场绿起来。后来,他和妻子早出晚归,开始一个沙丘一个沙丘地治理,肩扛手拉树苗,一干就是一天。就这样与风沙死磕了40多年,他们在自家周围的5个大沙丘种植了上百亩树。过去方圆几十里就他们一户人家,现在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许多一度离开的牧民又回到了草原。

 

  当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布日都大队党支部书记宝日勒岱为代表的草原英雄儿女,在毛乌素沙地掀起了一场治沙造林的绿色革命,创造和发展了“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的独特经验,为牧区建设养畜开辟了一条新路,成为全国牧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更为人类防治荒漠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截至目前,乌审旗全旗森林总面积达到576万亩,比1999年增加了259万亩,全旗有千亩以上造林大户214户,引进了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顺发红枣等规模以上林沙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6家。成功创建和注册了“毛乌素红枣”“博然祥和源蜂蜜”“苏里格种苗”等一批独具乌审特色的林下经济和林沙产业品牌,林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的收入人均达2378元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

责任编辑:高欣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