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

【讲大局 担使命】必须肩负起、履行好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政治责任——访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对外开放处助理研究员高鸿雁

2021年12月10日 09:46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和推动者,“欧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发挥着祖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作用,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要作用。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

  着力提升我区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水平,有助于融入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推动我国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协作互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是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内蒙古高水平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抓手,是推动构建内蒙古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效路径。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围绕我区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把自身开放融入国家开放总体布局,推动内蒙古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跳出内蒙古看内蒙古,以充分融入国内大循环,更好融入国际大循环为目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系统谋划内蒙古向北开放的新发力点、新结合点,为新时期内蒙古提升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水平点题破局。如何将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将“目标图”变为“作战图”,肩负起、履行好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政治责任?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对外开放处助理研究员高鸿雁,高鸿雁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融入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新发展格局。内蒙古要把自身融入国家总体开放布局,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驱动,发挥内蒙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枢纽作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机制、合作协作运行机制,为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腹地通过内蒙古与俄蒙以及欧洲腹地合作提供便利,更好地为全国开放大局服务。

  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保证对外开放的质量、效率与效益,从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领域加快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影响力与竞争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做强开发开放平台,统筹推进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建设,积极争取设立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努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型经济环境。

  发展泛口岸经济,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发展泛口岸经济,扶持发展加工贸易,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科学统筹优化口岸发展布局,统筹口岸、通道和各类开放载体建设,优化口岸资源整合配置,明确重点口岸功能定位,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新型专业口岸,提升辐射能力。有效贯通陆海空网联运主通道,推进重要枢纽节点城市、货物集疏中心和资源转化园区建设,加快口岸与腹地盟市之间产业合作发展,形成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形成口岸+腹地联动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创新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积极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促进贸易与产业互动。巩固外贸传统产业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贸易有机融合,鼓励企业开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研发创新,扩大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快自主品牌培育,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增添贸易发展新动能。

  推动中欧班列提质增效,推动内蒙古高水平开放。延伸丰富中欧班列运行路线,推动始发中欧班列增量扩容,拓展双向货源组织形式,解决好中欧班列“酒肉穿肠过”问题。全方位参与中欧班列,制定中欧班列年度开行计划,积极争取将满洲里铁路口岸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工程、二连浩特口岸站集装箱换装扩能改造工程、集二线扩能改造工程纳入国家中欧班列运输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开工建设满洲里口岸国际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有序推进二连浩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建设,推动我区充分融入国内大循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内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物流链、价值链与全国大市场全面对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序承接国内先进产业转移,推动区内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物流链、价值链与全国大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在全方位融入国内市场中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交流合作,加强同东北三省、沿黄省份互惠合作,推动产业对接互补、重点园区共建、重大项目合作。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加快设立产业飞地、科技飞地,吸引企业总部和分部、研发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入驻,实现借力发展。(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
责任编辑:刘珂琦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