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泰峰同志代表十届自治区党委向大会作的报告,深入贯彻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体现了自治区党委谋长远、重创新、勤开拓的政治智慧和担当意识,令人鼓舞,振奋人心,充分表明了自治区党委把全区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今后工作中,莫旗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发展的嘱托与期望,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按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一系列新判断、新要求、新部署,完善思路举措,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有关要求在莫旗落地见效,在新征程上谱写莫旗发展新篇章。
加强生态建设,筑牢绿色发展“基石”。一是持续巩固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作成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推行“林长制”,积极构建保护大兴安岭东南麓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到2025年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23.52%。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面推行“草长制”,力争到2025年全旗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94.5%。二是落实河湖长制,积极组织开展河湖“四乱”清理整治和嫩江流域采砂治理工作,加强嫩江、甘河、诺敏河水系水质监测,加强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的有效回收,防控畜禽养殖、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保证河湖水生态安全。三是提高资源节约和利用水平,将能耗“双控”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水资源开发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打造绿色发展“引擎”。一是充分利用京蒙协作平台,建立健全落实联系沟通、对接合作长效机制,立足莫旗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便利条件,引导北京的企业到莫旗投资开发特色农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名优品牌,寻求更深层次合作,为莫旗的发展再做一些大文章、好文章。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引进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企业,加快推进华能公司3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20万千瓦风电项目在我旗落地开工。全力推进九寨、柳家屯梯级开发、渠首电站等水电产业发展,把莫旗打造成为新能源输出基地。三是做优农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大豆育种、黑土地保护、畜禽良种繁育、农业机械现代化等领域科技创新,切实提高农业供给能力、供给水平、供给质量,加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商标品牌的扶持和培育,打造价值超百亿元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莫力达瓦”绿色产品品牌经济价值转换。四是做强畜牧业,以呼伦贝尔大红门肉类加工项目为龙头,加快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延伸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屠宰、肉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条,把莫旗打造成为蒙东及东北地区重要的猪肉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拓绿色发展“出路”。一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以5G、物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网络输送“出路”。二是加快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防火公路,提高公路密度,加强公路维护,重点推进国道111线尼尔基—大杨树、省道527莫力达瓦机场路及农村公路升级改造等工程,畅通道路输送“出路”。三是大力推动输变电网建设,加快推进6座变电站新建及改造和55公里输电线路建设项目,畅通新能源输送“出路”。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构建绿色发展“格局”。一是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动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一体推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对乡村规划编制统筹,加快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加大乡村治理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好“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一体的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化农民自治和法治建设。二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宜居城镇建设,致力形成城关镇带动、特色小镇支撑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加快城市更新行动,在城镇排水、供热、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下大力气。三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鼓励社会资本向农村投入,引导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持续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