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机关、跑社区、入乡镇……哪里有学法用法需求,兴安盟科右中旗司法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就出现在哪里。前不久,该队被评为第八批全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背后是专业能力,更是奉献精神。
赵艳丽是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一员,自加入队伍以来,她深入群众,在各种场所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是当地人熟知的“赵老师”。“我们服务队积极弘扬雷锋精神,以‘点单式’‘菜单式’‘牵手式’三种普法形式,推进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工作,让广大群众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赵艳丽介绍道。
赵艳丽为青少年讲解如何科学文明上网。
在日常普法宣传中,服务队针对不同受众需求,点对点开展志愿服务,为他们“量身定制”普法课程。“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知识,我们就制作对应的课程,这样老百姓的收获成效才是最大的。”提到如何普法,赵艳丽说道,“有的群众喜欢以表演节目的形式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我们就通过乌兰牧骑的排演,把法律知识融入到好来宝、歌舞剧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中,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
2022年,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结合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心平台“点单”需求对应“接单”53次,宣传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学习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志愿者向乌逊嘎查群众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
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打破群众对司法宣传工作的传统印象,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不打烊”的普法宣传服务。
新冠疫情期间,服务队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精心制作科普视频,搭建了线上普法课堂,同时还向群众提供线上法律援助服务,特别是老年人、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
线下,队员们到群众多、人气高的广场公园发放宣传单,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同时,不定期举办法律知识竞猜活动,充分调动大家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周末不打烊,节日不休息”是服务队践行雷锋精神的生动写照。“很多企业、群众希望我们周六日去做普法宣传,于是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课程计划,保证‘普法不停歇’,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赵艳丽说。2022年,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8件,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约1865万元。
志愿者走进景区向群众宣传民族团结有关法律法规。
为解决普法宣传力量薄弱问题,服务队采用“手牵手”内外联合方法。对内,服务队积极吸纳各股室骨干成员,在社区普法宣传工作中,不同部门成员各尽其职,充分发挥业务所长。对外,服务队结合宣传节点,联合其他单位共同开展活动。针对家庭困难人员,服务队协调民政部门、红十字会等申请补助金,提升群众学法用法能力。2022年,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保护法治宣传月”“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等为主题的一系列法治宣传志愿服务活动450场次,法治专题讲座180场次。
如今,这支志愿服务队“兵强马壮”,队员由2019年建队时的30多人扩充到了现在的70多人,涵盖了律师、司法干警、基层所长等人员,大家“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将法律知识传递到群众身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