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锦绣中国

【新春走基层】当冰雪激情遇见“雪中民宿”

2024年02月22日 10:29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市马鬃山滑雪场内白雪皑皑、人头攒动,冰天雪地里一片火热的景象。在这里,一条“冰雪+文旅”的产业发展之路已然成型,市民有了新体验,乡村有了新变化,经济有了新活力。


  马鬃山滑雪旅游度假地于2021年正式运营,最近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这里新增的单板技巧道、波浪道、追逐道等,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加丰富的雪上体验。



马鬃山滑雪场。(摄影 冯伟达)


  为了满足区内外雪友不同的乘车需求,雪场开通了呼和浩特东站与北京北站之间的“滑雪专列”,同时打造了呼和浩特市区直达滑雪场的“马鬃山滑雪专线”和“滑雪巴士”,让前来滑雪的游客体验更加“顺滑”。


  “我们听身边的朋友介绍说这边很好玩,所以一起过来体验了一下,感觉雪道、住宿环境都非常不错,物超所值。”来自锡林郭勒盟的帅气小伙刘超说,他和朋友们已经来到这里3天了,就住在山下的民宿,每天吃过早饭乘坐园区的观光车就可以直达滑雪场。


  民宿客房部经理康鑫介绍:“目前有36处院落投入使用,每处院落可满足2~3个家庭同时出游,也可以满足拼团的雪友们住宿,年轻人更趋向于拼团。”



马鬃山滑雪旅游度假地民宿。(马鬃山民宿接待中心供图)


  今年19岁的大一学生赵鑫,是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大一学生,利用寒假在景区内做起了民宿管家,“马鬃山度假区建成后,人流量多了,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村子的发展,我们很多同事都是周边村子的村民,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上岗前还要接受一周的专业培训,客人们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赵鑫开心地说。



工作中的孟兰英。(摄影 张姝玥)


  58岁的孟兰英是榆林镇榆林村的村民,她在马鬃山度假村主要负责民宿区的客房清洁工作,她的手指关节缠满了创可贴,但她笑着告诉记者,比起之前自己养拉砖车的时候,现在的工作已经很轻松了。如今她年纪大了,能够有一份离家近、工作时间固定、工资可观的工作感到很满足。“未来只要我的身体没问题我也想一直干下去,也希望这里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增收。”孟兰英高兴地讲述着她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刚刚结束的春节长假,马鬃山滑雪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达2万余人,实现收入500万元,民宿入住率也达到了85%以上。


  马鬃山滑雪场财务总监张广荣介绍,目前马鬃山滑雪场和民宿的工作人员,30%是来自周边21个村落里的村民,农闲的时候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打工的“好去处”,收入有了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会结合三道沟、陶卜齐等村落的独特资源,打造一系列红色研学产品,游客在马鬃山度假时,还可以前往沿途这些村落,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村民就业率,带动周边村落的营收和发展。”(实践全媒体记者 冯伟达 张姝玥)

责任编辑:张姝玥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