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弘扬蒙古马精神

丁明磊:用过硬的技术为采煤工业保驾护航

2025年07月02日 10:16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郝雪莲

  6月29日,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乌兰木伦煤矿井百米深处,巨大的采煤机缓缓移动,伴随着滚筒的旋转,一块块煤炭从乌黑坚硬的煤层纷纷剥落,随着刮板输送机源源不断运往地面……乌兰木伦煤矿采煤技术员、综采煤机司机丁明磊手持采煤机遥控器,开始了一天的采煤工作。

 

  “一刀下去能割700到800吨,一天能采1万多吨煤。”有着28年从业经验的丁明磊,一直奋战在煤矿采煤生产一线,经历了煤炭开采方式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迭代阶段后,他愈发热爱自己的职业,潜心探索钻研煤炭高效开采方法,要用过硬的技术为中国的采煤工业保驾护航。

 

  1998年,年满20岁的丁明磊从河南省工业安全技术学院毕业后就进入煤炭行业,在当地一家煤炭企业工作了10年后,于2007年加入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又于2018年进入神东煤炭集团乌兰木伦煤矿,在鄂尔多斯煤炭开采领域大展拳脚。

 

  20多年来,他始终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快速成长为采煤企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标兵。由于业绩突出,2011年丁明磊被公推直选为上湾煤矿综采一队生产二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班组成员创造了6.3米采高、250米长工作面8小时割煤11.5刀、产煤2.3万吨的最好成绩,并连续7个月在月度产量汇总中稳居第一。在生产和检修过程中,他仔细观察设备情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当工程质量和设备出现问题时,他总能第一时间拿出最优解决方案,为生产赢得宝贵时间。他自己总结的“望闻问切”四步点检法在工作中屡试不爽,成为班组上下班交接的规范流程。

 

  他不仅业务精湛,还勇于创新。他带领班组成员积极参与技术改革,完成了采煤机液压冷却系统改造、刮板运输机机尾挡煤板设计、移变列车集中污水排放、拉移变列车优化设计等10多项改革成果,提出30多条合理化建议。由他设计并参与改造的煤机遥控器井下充电装置已在神东公司综采一线推广,并着手申请专利。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累计安全采煤2000余万吨,相当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一年的产量,为我国煤炭开采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随着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承工作迫切需要开展。2018年,丁明磊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里成为他为煤炭事业培养人才、提升技能、工艺创新的平台。不久后在采煤工作中发生的一件事,展现了工作室创新钻研的成效和智慧。

 

  12408综采工作面是乌兰木伦煤矿继12407综采工作面后的第二个沿空留巷工作面。开采该工作面初期时出现了工作面机尾压力大、底鼓、挡煤板损坏的情况,机尾推进困难,严重制约了该工作面的推进。丁明磊观察了现场情况后,提出“拆除机尾挡煤板,延伸煤机销排,机尾管线高挂,煤机探出机尾尾链轮”的思路,同时对煤机司机割煤提出“探到位,割到底,拉得平,扫得净”的具体操作步骤。这一创新性的割煤思路,经实际检验效果良好,由原来小班8小时割煤3刀,提高到最高小班8小时割煤8刀,为圆满完成乌兰木伦煤矿2023年安全生产任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工作室成立至今,为解决采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复杂问题提供了诸多解决方案,丁明磊也先后带出20多名青年岗位能手,其中不乏全国和自治区劳动模范和行业标兵。

 

  20多年不断地钻研和付出,换来的是等身的荣誉和肯定。从2010年至今,丁明磊先后被授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北疆工匠”“大国工匠”等十几项荣誉称号,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国工匠”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用过硬的技术为中国采煤工业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吴乐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