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郭福祥辞去了北京的工作,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乌日音图雅嘎查,通过参加“公开选聘”担任了大学生村官。谈起回乡的原因时,郭福祥说道:“北京好啊,发展空间大,谁都想留在大城市里,我的家乡虽没有高楼大厦,但是这里有我的亲人,我在这里成长,也从这里走出去,所以我要回到这里,为家乡出一份力,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郭福祥协助牧民填写信息表。(摄影:魏婧仪)
刚开始,郭福祥对嘎查、牧民的各方面情况一无所知,更不懂嘎查工作如何开展,加上嘎查牧民有近1500人,最远的家住40公里以外,工作开展可谓难上加难。除了日常梳理资料外,对于牧民的大事小情却帮不上什么忙,这让郭福祥犯了难。嘎查里老人居多,都不太会使用电子设备,精通电子设备的郭福祥就成了“香饽饽”,经常帮大家交话费、看微信、验证信息......一来二去,郭福祥便和乡亲们渐渐熟悉了,工作开展也顺利多了。
郭福祥整理资料。(摄影:魏婧仪)
在宗别立乌日音图雅嘎查工作的第一年,郭福祥就塌下心来,扎根基层,经常向嘎查的党员干部请教处理嘎查事务的方式方法,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认真做好党建资料的整理、归类等工作。郭福祥高兴地告诉笔者:“牧民们有事没事就来找我,经常找我帮忙,被信任的感觉真好。”这一年,郭福祥从基层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嘎查里的“样样通”,切实解决牧民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受到了领导、牧民们的一致认可。
宗别立镇党委副书记李惠军说,郭福祥在乌日音图雅嘎查“回村任职”以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在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充分展现了思想活跃、勇于探索的精气神,为嘎查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年轻血液。
郭福祥参与修建塘坝的工作。(摄影:魏婧仪)
宗别立镇乌日音图雅嘎查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中南部,属纯牧业嘎查,牧民们长期面临收入渠道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为了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多渠道增收,解决水资源短缺难题,郭福祥在嘎查党员干部们的带领下,参与了840平米标准化肉羊养殖棚圈和5800平米塘坝的修建工作。郭福祥负责打点确认位置、申报材料、整理资料等,这些工作看似容易,却关乎着全嘎查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大事,郭福祥不敢有一丝懈怠。他说:“只要想到能让牧民们生活越来越好,嘎查发展越来越红火,我便有一身干劲。”
郭福祥带领牧民参观养殖棚圈。(摄影:魏婧仪)
大学生村官郭福祥说,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所以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将新知识、新思路、新资源带到这里,充分发挥我们的才干,扎根基层、促进嘎查发展,让群众受益。
做大学生村官的这两年,让郭福祥明白“扎根基层”从来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切实的行动。他说:“基层工作繁琐而复杂,但看到农牧民脸上的笑容,我便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作者单位:阿拉善左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