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自治区党委将诚信建设工程列入“六个工程”之一,对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提出明确要求,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树立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的重要一环,更是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所在。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政务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和导向作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培育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关键一环。一是带头恪守契约精神。各级党员干部要以诚立身、以信示人,带头遵纪守法、履约践诺,切实做到“新官也理旧账”,绝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政府承诺兑现到位、对企业欠账清欠到位,全方位提高公共政策实效和政府公信力。二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社会监督和约束,树立政府公开、公平、清廉的形象。三是健全守信践诺机制。政府要严格履行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各地区、各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并通过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方式,对政务失信问题进行约束和问责。
加强商务诚信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商务诚信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稳步有序推进信用信息、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着力打造诚实守信的市场运行生态,对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探索制定商务领域信用评价指引或标准,完善信用评价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披露规范,建立多维度、全过程、实用有效的评价体系。二是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依托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和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并发布“红黑榜”,定期推送、公示守信激励对象和失信主体清单,对诚信主体实施重点推荐、优先办理、帮助融资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企业实施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行业认证扣分等惩戒措施,逐步完善跨地区、跨行业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三是选树优秀诚信典型。通过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讲好诚信故事,弘扬诚信文化,鼓励企业秉持诚信经营理念,履行纳税义务,树立“诚信兴商”意识,为构建优质营商环境与消费环境贡献力量。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唯有社会各界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方能构筑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一是开展诚信文化主题宣传教育。以诚信教育为纽带,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弘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契约精神;要把诚信文化建设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弘扬蒙古马精神等紧密结合,讲好内蒙古诚信建设故事,积极倡导群众崇尚诚信、重视信用,让诚信理念深植人心,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着力构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记录电子化存储,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失信行为。三是要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聚焦社会各界反应强烈的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全力消除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不良行为,树立行业内诚信典范,倡导行业诚信之风。
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以公正司法捍卫法治权威。司法公信直接关系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是加强对失信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力度。各级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大力弘扬“言而有信”“有约必践”的契约精神,为诚信内蒙古建设筑牢法治基石。二是依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和惩戒力度。深入推进联合惩戒制度,适时采用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方法。三是依法加大对虚假诉讼的监督和打击力度。虚假诉讼是诚信社会的“毒瘤”,必须重拳出击。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关联案件检索等有效手段,精准识别、精准预防,严惩利用虚假诉讼逃避债务、非法融资、骗补骗保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