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北疆文化

音乐起源于劳动

2024年08月27日 09:59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我国古代文献有关音乐起源的记载,大多是传说,如模仿自然说、劳动起源说、太一说、语言抑扬说、劳动说等。以目前发现的史前出土乐器来分析,音乐的产生与劳动生产实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漫长而原始的音乐活动创造了人类早期的音乐文化与人类文明。

  劳动实践本身给予音乐以内容,劳动的动作和呼声,给音乐、舞蹈增添了节奏和音调。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来表达意思和情感。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从击石拊(fǔ)石到考钟伐鼓,从踏节而歌到祭祀庆典,都可以看到音乐与劳动的关联。

  当农耕逐渐成为原始先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时,人们的劳动工具是用石头打磨的,后来,人们从石头敲击时产生的清亮声音发明了打击乐器磬,又从石流星的使用中得到启发,制作出诱捕野兽的吹奏器埙。

  在古代,诗歌、音乐与舞蹈三者是一体的,古人把他们在劳动实践中的认识、思想和情感用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吕氏春秋》记载,传说在一个叫葛天氏的远古部落里,流传着八阕集体歌舞,分别 是《载民》《玄鸟》《遂草本》《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表达了先民祈盼五谷丰登、牧草茂盛、牲畜兴旺,颂扬天地功德,重视气候与土壤,崇拜祖先与图腾的愿景和心情。

  《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皆本于心。”音乐起源于劳动,是劳动生活的反映,是生产实践的需要,因此后人有了“音乐起源于劳动”的说法。
 
责任编辑:郭晓旭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