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北疆文化

达茂旗政协: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2023年11月23日 14:53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 作者:

  达茂联合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旗,包涵红色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英雄文化、生态文化等类型丰富的文化资源,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哈撒儿祭祀文化之乡”、“中国楚拉嘎好来宝文化之乡”、“中国游牧文化研究基地”。



  为打造好北疆文化品牌,充分挖掘达茂地区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效深度融合,近日,达茂旗政协围绕“注重地区历史文化挖掘,打造文旅融合产品,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旗政府进行专题协商。该课题是达茂旗政协2023年度主席会议协商课题。

  按照“五步走”的课题协商要求,达茂旗政协制定方案、成立课题组、组织委员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文件,为开展协商议政打好基础。组织课题组委员、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希拉穆仁镇相关部门、地区负责人,先后深入套马沟农庄、丝路梦郡景区、博物馆、乌日晗原创工作室等地进行座谈、调研,了解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文旅融合产品等方面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课题组委员与伊金霍洛旗、阿巴嘎旗等地进行线上交流协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提出对策建议。

  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紧紧围绕前期调研中发现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地域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文旅品牌宣传影响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达茂旗政协常委王军建议,高精准发挥宣传效应。一是整合资源加大宣传。不断整合宣传文化资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景点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全媒体矩阵和社会面宣传平台,有形有效有感地做好文化旅游宣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格局,打造达茂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大力推广特色节会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节庆活动内容,扩大文化旅游活动品牌影响力,精心打造文化旅游节、那达慕大会、中蒙国际交流文化节、策格文化节、乡村二人台艺术节等活动,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节会品牌。二是讲好文化旅游故事。编辑一套标准的全域旅游解说词,培养一批金牌讲解员,讲好达茂故事。倡导全民导游,在各平台上进行播放刊登解说词,全民了解达茂文化,全民成为达茂文化宣传员。三是丰富文旅宣传体系。借助网络营销、媒体营销、体验营销和事件营销,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积极向国家级、自治区级新闻单位推介旅游产品信息。邀请网红和主播达人“云揽客”、直播带货,集聚流量,把更多“流量”转化为旅游“增量”。把对外宣传、文化交流有机融合,制作高质量、高水准文旅形象宣传片、编创形象画册、推出精品歌曲,打造成体系的视觉宣传产品。

  达茂旗政协委员斯琴高娃更为关注发展旅游业态问题。她建议以百灵庙中心镇为核心,突出重点旅游景区辐射带动作用,聚焦丰富旅游业态和优质旅游产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全旗旅游带、旅游线路,健全文旅产业体系,优化文旅产业布局。同时,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口岸旅游、北疆旅游、乡村旅游,鼓励支持各景区景点联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疆联合党委、博物馆、非遗馆等开发研学项目,提升党性教学基地功能,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红色+生态”、“旅游+场景+教育”研学旅游新模式,推动观光游和体验游融合发展。依托蒙医院康养大楼等,打造健康服务产业,构建康养旅游新业态。促进乡村文化旅游集聚发展,开发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等业态,推动乡村旅游从观光游向文化游、体验游转变,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影响力,打造达茂文化旅游符号。建议提高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培育文旅融合示范点,各场所、景区要打造如套马沟村史馆、丝路梦郡景区非遗馆、公共文化四个单体建筑马文化博物馆等展示地区文化特色的场馆,增加旅游文化气息,带动所有景区景点走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之路。推进景区服务智慧化改造,建成“宣传、展示、服务、体验、咨询、管理”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智慧服务平台,优化“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

  达茂旗政协委员乌日晗建议,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脉络。对全旗历史文化脉络和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找准与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发挥历史文化对旅游的滋养作用,为推动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大敖伦苏木古城遗址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开发,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建立非遗工作机制,加大项目申报、建设传习基地、培育非遗人才,强化产品创新,推动非遗产品走向市场、融入生活等,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深化文艺精品创作。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国家战略、优秀传统文化等,创作主题文艺作品,推出精品力作。挖掘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草原英雄小姐妹、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文艺轻骑兵等红色素材,推出红色影视或舞台剧目。培育一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网红”品牌,将楚拉嘎好来宝等非遗项目搬上舞台,开展驻场演出,在各平台传播,进一步提高地区文化知名度。打造旅游文创产品。推动马鞍、民族服饰、皮雕、剪纸、面塑等非遗项目、工艺美术品、手工制品及农副产品加快向文化旅游商品转化,打造文创产品。支持套马沟、丝路梦郡、内蒙古农文旅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文创产品开发与经营,举办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加快本地特色文创产品孵化,指导研发文化旅游新产品,形成品牌化、系列化、规模化、市场化,推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的融合,打造“达茂礼物包”。
责任编辑:王亚楠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