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特别推荐

“书城” 奏响幸福曲

2019年07月15日 15:39 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第4期 作者:王英楠

  乌海本是一片煤矿,后来才有了城。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乌海,“城”是“矿”的附属,从老照片里能看出工业化初期“傻大黑粗”的烙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乌海正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城市转型,变身为一座生活安逸舒适的幸福之城,一座翰墨飘香的“文化城”“书法城”。 

  城市形象华丽蝶变的背后,离不开乌海市长期以来在民生事业上的久久为功。从为市民解除各类民生之忧,到让百姓乐享高品质的物质文化生活,乌海市坚持民生为本,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将财政蛋糕优先切给民生,用一项项真金白银的投入、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提升着市民的幸福指数和城市的宜居指数。 

  解忧纾困 

  着力改善民生 

  乌海市辖区仅 1700 多平方公里,乡村较少,居民以市民为主。昔日随处可见的棚户区,既是工人和市民艰苦奋斗的见证,也是长期粗放式发展遗留的副产品。近些年,随着城市越建越大,高楼越盖越多,发展成果越来越丰厚,乌海市逐步走上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开始举全市之力补足民生欠账。 

  2019 己亥春节,是高美英老两口在乌达区锦湖佳苑的新家里度过的第二个春节。“过去我们住的平房没有下水,冬天还得自己烧火,现在再也不用为烧炉子、倒脏水发愁了。”2017 1228 日,包括高美英在内的乌达区 610 户矿区棚户区居民通过摇号,选到了满意的楼房。提起这件事,高美英仍然很激动。“我家这套 37 平方米的一楼,除去补贴外,自己只掏了 2 万多元就领到了钥匙。” 

  2007 年以来,乌海市重点实施了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煤矿棚户区居民只需自筹数万元就可购买一套65 平方米以内的住宅。回迁居民区周边专业物业公司、医院、学校、广场、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并配套建设道路、桥梁、排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在过去的 10 年里,乌海市已有近三分之二人口受益于保障房工程。特别是近 5 年,乌海市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 5.2 万套,4.2 万户居民喜迁新居。棚户区居民夏天发愁屋檐漏雨、冬天靠烧煤取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告别“忧居”实现“优居”。 

  与此同时,乌海市以建设健康乌海为目标,着力打造优教优医普惠区,深入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破解医改难题,实现了“百姓得实惠、医院获发展、保障可持续”。 

  在乌海市妇儿医疗预防保健中心,记者见到了阿拉善盟居民田妮。她表示,考虑到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还是觉得来乌海市就诊有保障,这里是她和很多亲友的第一选择。据了解,该医疗机构是自治区首家、全国第 18 家通过国际JCI 认证的医院。 

  近年来,全市医院增加建筑面积 12.4 万平方米,新增医疗设备价值 1.6 亿元,形成了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市蒙中医院等 5 家专科医院功能互应、错位发展,4 家区级医院为骨干,17 家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1+5+4+17”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使医疗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而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推行,则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基层。“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乏人问津”曾是乌海市医院的真实写照。为破解这一难题,乌海市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建成市区域、中医蒙医和妇幼三个医联体,充分发挥龙头医院作用,引导大小医院结对子帮扶,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铸就幸福。从棚户区改造到优化优质医疗资源,乌海市将为民解忧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持续发力,重保障、办实事、谋福祉、暖民心,为百姓追求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乐享生活 

  丰富文化活动 

  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单单意味着主观上的满足,更有着种种外在的体现。蓬勃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乌海人幸福生活的直观反映。 

  每到周末,家住海勃湾区海馨社区的宋建国,一大早就来到社区文化活动室。在这里,京剧、书法、合唱等十余项活动每天轮番上演。“出门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到文化活动室,我在这里和票友一起唱京剧,感觉生活越来越有滋味。”宋建国说。现在,乌海市的每个社区天天有演出、月月有精彩,群众文化活动成为社区居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除了社区文化站,全市各个公园也成为群众自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大舞台”,每天都有市民健身、娱乐,大大小小的民间文艺团队唱红歌、表演二人台、跳广场舞,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乐融融。“退休了,在家待不住,没事儿就去公园解解闷,跟几个老友打打牌、听听歌,想锻炼的话还能跳广场舞,不错!”住在市人民公园附近的市民李道增说。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乌海市目前已形成广场文化艺术节、“书法五进”、“天一剧场”文化惠民大舞台、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八大文化惠民品牌。已经走过了 20 多年历程的广场文化艺术节,累计吸引了 300 多万人次的观众;每年举办的曲艺、戏剧、音乐舞蹈专场演出多达 300 多场。目前,全市常年活跃的文艺团体有 261 支,文化慰问、艺术培训以及免费送文化下乡活动直接受益者达 20 万人次。 

  除了歌舞曲艺,读书也是许多乌海市民的一大爱好。2014年以来,乌海市制定了一整套推进“全民阅读”的长期方案,并制定“大漠湖城书香飘”全民阅读推广五年规划。据市图书馆馆长刘永和介绍,“大漠湖城书香飘”系列活动包括十几项活动,其中“图书五进”“名家讲坛”“诵读经典大赛”等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群众文化的百花齐放,是乌海市着力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结果。近年来,全市不断完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壮大各类群众文化队伍。先后出台了《乌海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 30 多个政策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 

  截至 2018 年底,全市已有各类文化广场 149 个,“小舞台”43 个,草原书屋 55 个,大型公园、广场和街头游园逾百处,建设社区和农区综合文化室 110 个,农区已基本实现综合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市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区有文化馆、图书馆,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年均接待市民共 60 余万人次。 

  通过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壮大各类群众文化队伍,乌海市真正做到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让百姓有了更多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翰墨飘香 

  构筑精神家园 

  构筑精神家园要问今日乌海最亮丽的城市名片是什么,答案不是煤矿,不是黄河,也不是沙漠,而是“中国书法城”。谁能想到,一座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城市,竟然与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年,煤矿工人条件艰苦,文娱活动匮乏,有的人为了打发枯燥单调的日子,便就地取材,以大地为纸,以煤为墨,写起了毛笔字。书法艺术就这样在乌海悄然扎下了根,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成为一代代乌海人的精神寄托。 

  老石旦煤矿工人出身的书法家王厚孝,11岁时就在父亲的支持下师从王文斌等当地书法家,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书法“兰亭奖”艺术类提名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4 次入选全国展览。目前,乌海市拥有中书协会员35人,自治区书协会员145人,200 余人次获得兰亭奖等全国性奖项。 

  乌海市书法氛围的浓厚,不仅体现在书法名家辈出,更体现在全民对练习书法的热衷。据统计,在乌海市 55 万人口中,常年研习书法的就有 10 万多人,能拿出作品参加各级书法展的有3000 多人,每年由内蒙古自治区选送参加全国书展、书赛的作品中,来自乌海市的作品能占到40% 以上,就人均而言,这些数字在全区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书法基地54个、书法活动室 80 个,覆盖了全市80%以上的社区、90%的学校、50% 的规模以上企业和 90% 的军警营。 

   1994 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书法城”,到 2008 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全国第一座“中国书法城”,再到近 10 年书法人口的井喷式增长,乌海市始终从软硬件两方面推动书法城建设。硬件方面,全市现有不同规模的书法培训班 100 余家,经营书画及笔墨纸砚的书苑、画廊、装裱店铺200 余家,通过服务培育、展会带动,初步形成个人书画工作室、装裱、展览、拍卖、宣传为一体的书画市场。全市书法产业年营收已过亿元。先后建起书法公园、书法广场以及国内面积最大的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成为乌海市新的文化地标性建筑。2015 年,由乌海市和实践杂志社合办的书法专业刊物《大众书法》应运而生,面向全国发行。 

  “星火已成燎原势,书城处处翰墨香。”乌海这座年轻的城市,因书法而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座全国性的书法艺术展示、鉴赏、教育、培训、交易中心,正呼之欲出。 

   

责任编辑:薛艺格(实习)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