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把钱用在刀刃上

2022年04月07日丨 来源:实践杂志社


【出处】

  出自李宝嘉(清)《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
 
【原文】

  钱用在刀口上才好,若用在刀背上,岂不是白填在里头?
 
【释义】

  意思是钱要花在关键、重要的地方。后来引申为谚语,钱要花在刀刃上。
 
【启悟】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理家是这样,治国也是如此。国家的“钱袋子”往哪花、怎么花、有啥产出、起啥效果,都要管好。

  政府过紧日子,此前已连续6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一如既往,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过紧日子”,要念好“民”字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今天,我们过紧日子是要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党政机关要对自己苛刻一点,对百姓大方一点,创建节约型机关,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严格控制成本,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用“三公”经费的“减法”助力民生福祉的“加法”。朴素的辩证法,彰显出深厚的为民情怀。“过紧日子”,要念好“抠”字诀。“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坚持过紧日子,既要当好“铁公鸡”,在各项支出上做到锱铢必较、精打细算,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还要会打“铁算盘”,“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过紧日子”,要念好“率”字诀。坚持过紧日子,不仅是锤炼作风、提升本领的“练兵场”,也是滋养初心、担当使命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走在前,在勤俭节约办事上作表率,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从瑞金时的红米饭、南瓜汤,到延安时的小米加步枪,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到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风,是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把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风时刻作为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将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