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2022年02月23日丨 来源:实践杂志社
 
  
  【出处】
  
  出自吕坤(明)《呻吟语》。
  
  【原文】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释义】
 
  心中有所敬畏,言行不敢放纵,才能养成美好的德行操守。反之,心中无戒惧,就会肆意妄为,招致祸端。
  
  【启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敬”会让人有所为,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畏”又会让人有所不为,警告自己不该做什么。领导干部保持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更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对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该做到三个“敬畏”: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要时刻保持对人民的敬畏。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好人民的“服务员”。邓小平曾指出,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里的“怕”,就是敬畏之心。党员干部只有敬畏人民,才能保持本色,做到廉洁清正;只有敬畏人民,才能扑下身子,做到“心中有民”。要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权力是柄“双刃剑”,一旦“剑走偏锋”,就会胆大妄为、无法无天;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力,确保权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对权力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时刻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党纪国法是带电的“高压线”,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的红线。领导干部只有心中高悬法纪的明镜,手中紧握法纪的戒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才不会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不会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不会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缺乏对人民、权力和法纪的敬畏,必将为人民所弃、为权力所困、为法纪所惩。党员干部既要以正面典型为榜样,从中汲取正能量;又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自觉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好干部。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