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2021年08月09日丨 来源:实践杂志社

 

  【出处】

 

  出自《诗经·大雅·民劳》。

 

  【原文】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释义】

 

  百姓终日劳作,太辛苦了,应该有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启悟】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7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翻开世界各国的史册,鲜有哪个时代、哪个国家,能像今天的中国这样,致力于全体人民的全面福祉,一人不少、一个不落。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全面小康不只是经济上的小康,而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协调发展。现如今,我国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消除率在98.2%……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是全面的。全面小康,不只是一部分人的小康,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4亿多人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6个百分点……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是全面的。全面小康,不只是东部小康、城市小康,而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宁夏西海固,曾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现在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甘肃定西,素有“苦瘠甲天下”,如今高原梯田土豆开出了致富花;云南独龙江,深处与世隔绝的高山峡谷,渐渐有了第一条公路、第一座隧道、第一栋安居房,实现了“一步千年”的跨越……放眼神州大地,从人居环境到生活品质,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全面小康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成就了无数人的幸福,实实在在的成就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最平凡的双手,可以创造最伟大的奇迹;最坚实的脚步,可以抵达最辽阔的远方。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下来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百年大党意气风发,正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进发。

 

责任编辑:柔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