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021年04月09日丨 来源:实践杂志社

  
【出处】

 

  这是一句俗语。

【释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启悟】

  

  不计当时誉,追寻千秋功。植树造林,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4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共同参与,逐渐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40年来,无数治沙人、播绿人、守林人凭着只争朝夕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守,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创造一个个绿色传奇。在河北塞罕坝,三代建设者在荒原上造林112万亩,让塞罕坝机械林场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变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在山西右玉,经过几代人的绿色接力,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经过不懈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库布其沙漠,变成了我国亮眼的“绿色名片”……如今放眼神州大地,绿色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美,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2020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 2000年以来,全国92.6%的区域植被生态持续改善,2020年全国草原区和林区生态质量达2000年以来最好,2020年全国林区固碳释氧水平达2000年以来最高。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人们心之向往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建设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为今人建设“绿色银行”,为后人释放“生态红利”。

责任编辑:高欣